《题李亮功家周昉画美人琴阮图》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黄庭坚

周昉富贵女,衣饰新旧兼。

髻重发根急,薄妆无意添。

琴阮相与娱,听弦不观手。

敷腴竹马郎,跨马要折柳。

李亮功,一作亮工,即李公寅,字亮功,舒城(今安徽潜山)人,居龙眠山附近。尝在长沙任职,家里收藏一幅周昉所画的《美人琴阮图》。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谪宜州,三年春,路过长沙时,在李亮功的官府里,一睹周昉《美人琴阮图》的风采,因题一首。宋王铚曾追和黄庭坚此诗,题为《追和周昉美人琴阮图》,有序,详述庭坚作诗本事: “亮工官长沙时,山谷谪宜州,过而见之,叹爱弥日,大书一诗于黄素上。”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载其事。

周昉仕女画的描写对象多为宫廷贵族妇女, “多浓丽丰肥,有富贵气” (汤垕《画鉴》),张邦基《墨庄漫录》云:“龙眠李亮工家藏周昉画《美人琴阮图》,殊有宫禁富贵气。”因此黄庭坚便以“周昉富贵女”开全篇之端,为本画的色调、风韵,定下了富艳浓丽的基调,尽管操琴女子“衣饰新旧兼”,但画幅上仍然充满了富贵气。三、四句描写美人头部的妆饰。头发浓密,梳髻后显得很沉重,因为“髻重”, 所以“发根急”,发根绷得很紧。因为是“髻重发根急”,美人不愿多添加头饰,以免增加发髻的重量,所以说“薄妆无意添”。两句诗意,前后循着因果关系递进。五、六句落到题面“琴阮”上,描写图上美女弹奏琴阮的情态。古琴和阮,是两种乐器。阮,又名阮咸,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形如月琴而长颈,十三柱,现代仍常用的弹拨乐器。数名美女弹奏拨动琴阮,互为应和,相和配合,音调谐和,娱悦人心。“听弦不观手”句,表现周昉画里的美人调弄琴阮,神思飞扬,手法熟练,听弦声,辨宫商,根本不去观看手指所按的徽柱。 《宋诗纪事》引此诗作“听丝不停手”,既然弹拨乐器,自然不会停手,诗意平庸,今不龋结尾二句,仍写画面上的陪衬性的景物。 “敷腴竹马郎”,敷上色彩的丰满的小儿郎,骑着竹马,天真无邪。敷,涂色;腴,丰满肥美;竹马,当马骑的竹竿,儿童玩具。“跨马要折柳”,跨上竹马,想要折下柳条赠人。这两句诗所描写的画面实境,有《墨庄漫录》的记载可资证实: “(美人琴阮图)旁有竹马小儿,欲折槛前柳者。”周昉这一笔,是否可有可无?诗的结尾用意何在?清代方薰说: “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山静居画论》)黄山谷精谙画理,他当然懂得周昉在美人弹琴阮的主景旁,衬上竹马小儿郎折柳图像的用意,所以他在诗的至关重要的结尾处,特意写出“跨马要折柳”的句子, “题以发之”,阐发画意,起点题的作用,告诉大家,美人弹奏的是《折杨柳》古乐曲,琴声在抒发怀念征人的情思。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虽说它形式上是八句,但前四句押平声盐韵,后四句押仄声有韵,三、四、五、六句并不对仗,所以它不是五言律诗。全诗句句写画,或是整体描绘,或是局部细写,或是化静为动,或是点明画意,而诗人对此画“叹爱弥日”的情趣,他对画家、画艺的赞誉,均暗寓诗中,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深得含蓄之妙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