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梁佩兰
贤王爱马如爱人,人与马共分王仁。
王乐养马忘苦辛,供给王马王之民。
马日龁水草百斤,大麦小麦十斗匀。
大豆小豆驿递频,马夜龁豆仍数巡。
马肥王喜王不嗔,马瘦王怒王扑人。
东山教场地广阔,筑厩养马凡千群。
北城马厩先鬼坟,马厩养马王官军。
城南马厩近大海,马爱饮水海水清。
西关马厩在城下,城下放马马散行。
城下空地多草生,马头食草马尾横。
王谕“养马要得马性情,马来自边塞马不轻。
人有齿马,服以上刑。”
白马王络以珠勒,黑马王络以紫缨,
紫骝马以桃花名,斑马缀玉缫,红马缀金铃。
王日数马,点养马丁。
一马不见,王心不宁。
百姓乞为王马,王不应。
梁佩兰与屈大均、陈恭尹合称为“岭南三大家”。沈德潜在《国朝诗别裁集》中说:“七言古体独推药亭(梁佩兰),集中《养马行》、《日本刀歌》诸作,光怪陆离,中律令极细,措辞极安,真可作万人敌也。”
全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马瘦王怒王扑人”,写“贤王”爱马扑人。读开头两句“贤王爱马如爱人,人与马共分王仁”。会感到这无疑是一首“王仁”的颂歌。但“王仁”是什么?怎样“共分”呢?原来马吃的好。饲料品种多,数量大,质量高,吃的次数又多。这就需要人精力喂养,“频频”送料。而王“忘”了“人”之“苦辛”,全然不顾;岂只是“忘”,马喂肥了,“不嗔”而已;马要瘦了,还要穷凶极恶,盛怒“扑”打。可见“王仁”云者,就是颠倒人马关系,爱马胜爱人,役人以爱马。这样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
第二段从“东山教场地广阔”到“马头食草马尾横”,写纵马害人。数以千群的马,遍布东南西北,广州城成了马的天下。这就不光是吃的问题了。教场、水边、城下、空地,任马“散行”,亦即任其践踏,甚至连祖坟都不免于遭殃。为害之烈,可想而知。诗中将适于养马的地点一一数出,以突出王爱马之切,纵马之甚,句法灵活而多变化,仍有汉乐府的余韵。这一段没有写“人”,不是没有人,而是“万人齐喑”,敢怒而不敢言啊!
第三段,写贤王宠马刑人。王不但爱马,而且有“宠马”的“理论”、法律。“养马要得马性情”,这是“经验之谈”,可惜他只知要“得马性”,而完全“失人性”。百姓胆敢数数王马的年龄,也要“服以上刑”。一幅杀气腾腾肆虐施暴的凶相昭然矣。王之宠马真可与宠爱嫔妃媵嫱相比。他不惜代价,用金饰珠宝打扮马,挖空心思给马起艳名,视之为生命,朝思暮想:“一马不见,王心不宁。”写其宠马之深,淋漓尽至。
结尾突出警句:“百姓乞为王马,王不应。”所谓“王仁”,就是百姓乞求做马而不得啊!与开头遥相呼应。通篇笔伐暴政,真有千钧之力。无怪乎沈德潜评说:“可作万人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