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黎简·夜将半南望书所见》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诗《黎简·夜将半南望书所见》原文赏析

乍冷初冬密云黑,忽惊万丈曙霞红。远知何处中宵火,低拜前头北海风。五岭三年千里内,多时十室九家空。已怜泪眼啼饥尽,更使无归作转蓬。

这首诗作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冬天,作者客寓广东佛山之时。写所见火灾,并即小见大,想到岭南广大地区十室九空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前四句写所见火灾情形。在一个初冬乍冷的夜晚,诗人也许是偶然出户,只见黑压压的乌云布满天空,到处一片漆黑。忽然,远处大火冲天,烈焰熊熊,就像天亮时火红的霞光。诗人突然一惊,明白了这是远方不知何处半夜失火,酿成如此灾害,于是,同情之心躯使着他,低身向从北而来的呼啸的海风叩拜,希望能降下大雨,止住风势,使烈火尽快扑灭。这四句从季节、天气写到火光,再写到希望降雨救灾,笔墨简练,又极为生动形象,读来如身临其境。第一、二句是互相映衬,前句先写出初冬乍冷之时,云浓月黑,与第三句的“北海风”联系起来看,风势也紧,这真是一个“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未见火起,先已有了阴森恐怖的感觉。后一句作者连用了两个修辞手法:一是夸张,用“万丈”来形容火头之高;二是比喻,用“曙霞”来比火焰之红。再加上月黑风高的衬托和推助,这突然而起的火灾之大,火势之猛,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远处大火的映照中,那无边无际的暗夜,又被衬托得更黑;火生风威,那呼啸的北海风似乎也更加猛烈。两句交相映衬,火灾在特定的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第一、二句起势迅猛,第三、四句即就势而下,作进一步的描写,但作者又改变了完全直接描写的手法,暗用了《后汉书·儒林传》中的典故: “时县连年火灾,(刘昆)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其中“低拜”二字,令人想见当时情状,作者的虔诚之心和希望降雨止风的迫切愿望,被表现得十分深刻,流露出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另外,四句中接连用了 “乍”、“忽”、“何”等虚字,造成一气流转之势,如瓶泻水,读来十分自然流畅。

后四句写由所见火灾生发出来的无穷感慨。诗人见到眼前大火,感慨万千,想起了 “五岭” (即在广东与江西、湖南交界处的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等岭,这里指广东省)地区三年来连遭各种灾患,人民或死或逃,已经十室九空了。大家因为饥饿已经哭干了眼泪,已够使人不忍心的了,如今又遭此火灾,烧光了房屋,无家可归,那就要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又要到处流离漂泊了,想到此更加令人伤心。从诗句中,流露出了作者深厚的同情人民之心。后四句之所以要这样写,发抒感慨,而不继续去写火势,是因为晚上从远处观看,所见的只能是那些,前四句已经表现清楚了,如果勉强再写,那就无异画蛇添脚。而颇有经验的作者深知其中道理,因而后四句宕开笔锋,以前四句的具体描写为基础,来写自己的思想活动,从而拓展视野,另开新境,给读者以新的启示。同时,客观上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这样的处理,那就不是单纯地、孤立地只描写这场火灾给灾民带来的痛苦,而是由此夜某处的大火,扩大到了三年来千里之内的广大地区的各种各样的灾害,从而表现出十室九空的惨绝人寰的情景,给人以更加触目惊心的感觉。这就把点上的现象与面上的情况联系了起来,把偶然性的灾害与必然性的社会结果相互打通,表现出社会的苦难和时代的苦难,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社会的疮痍,暴露了所谓“乾隆盛世”的黑暗统治,为我们今天认识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份生动形象而又充满诗人激情的材料。至于诗中表露的对民生多艰的同情,充满了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更具有感人的力量,激动着读者的心灵。从形式上看,后四句也有不同于前四句之处。“五岭”二句,对偶工巧,其中每句嵌以三个数字(“多”字不是具体数字,但也含有数字意味,是转对),更显得精致。不过这一联却并不纤巧。一方面,是因为全诗的句子大多有劲峭之感,从总体效果上看,笔力仍然不弱。另一方面,是因为两句中包括的内容,是极其丰富而又沉重的,因而并不单薄。作者恰到好处的运用,反倒丰富了全诗的表现手法。另外,最后一句“更使无归作转蓬”,通过“无归”二字,把诗意绾结到前面对火灾的描写上,补足前意,留下余味,给人以更多的深思的余地。这在结构上也显得谨严,浑然一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