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沈明臣·凯歌》原文赏析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沈明臣以秀才为抗倭名将胡宗宪掌书记,这首抗倭凯歌作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时胡宗宪“宴将士烂柯山上,酒酣乐作,请为饶歌十章。援笔立就,酾酒高吟,至‘狭巷短兵相按处,杀人如草不闻声’。少保捋其须曰:‘何物沈生,雄快乃尔!’命刻石置山上。”(《列朝诗集小传》)它是明人七绝中最值得称道的作品之一,诗中写夜战巷战,情景语极为独到,遍索汉唐边塞之作无有也。
“枚”是军中用械,形如筷子,两头系带,可挂置颈上。古代夜行军时,常令士兵衔枚,以防出声。(欧阳修《秋声赋》云:“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诗第一句“衔枚夜度五千兵”写的就是大部队夜间的军事行动,“五千”极言人数之多。古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例,这一个“度”字,就写出神不知鬼不觉的意味。看来这是一次偷袭。“五千兵”的夜行军,要不被敌人发觉是不容易办到的,全靠军纪严明。“密领军符号令明”写的就是行动的保密,军马的严明。军符是调兵遣将用的凭证,或为金属,或为木料,双方各执其半,合并则浑然一体,以验真伪。主将“密领军符”,即接到出击命令,他当即发布命令,各使凛遵。决胜的条件之一,便在这铁的纪律上。所以前二句已经显示稳操胜券的预兆。
三、四句直入战斗。因为是偷袭,所以不是大规模的阵地战,没有鼓角齐鸣,震动天地的声势; 而是将士们皆分散闯入敌营,凭事先着好的标记(如头裹白巾或臂系白巾)区分敌我,于是同敌寇展开了一场白刃相搏的近战。“狭巷短兵相接”六字极妙,狭路相逢,写出敌忾矣,短兵相接,则敌无所逃矣。诗人写得十分镇定,然此镇定属于王师。而敌人遭到突然袭击,必然慌乱,糟成一团。在短兵接仗之前,必有相当数量的“鬼子”死于睡梦之中,惊醒过来在乱中接仗的 “鬼子”,较之充分戒备的官军,便显得手足无措。而两军相逢勇者胜,靠的是士气,丧胆的敌寇,就死者何可数计,“杀人如草不闻声”一句,就出神入化地写出了官兵的掌握主动,形势大为有利,而敌方丧失了战斗力,从而遭到歼灭,伤亡惨重的情况。“杀人如草”的比喻之妙,就在于将“草菅人命”用于战争、特别是这场双方形势悬殊的战争,极见杀敌的轻易,和官军出手的神速。一般说来,哪怕是巷战,也应有刀剑杀喊之声,“不闻声”三字就匪夷所思。盖诗人是从战斗的总体气氛上落笔的。极见战事进展之顺利,所谓兵贵神速。而这“不闻声”的厮杀,比有声的厮杀,不更叫人心惊胆寒吗?这是诗中最为精彩独到的一笔。
比较一下岑参《破播仙凯歌》: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剑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同样写夜战。同样剽悍之作。那里是杀声震天,人头落地; 相形之下,沈生此作不动声色,但雄快似有过之而无不及。惟能举重若轻,故尔青出于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