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郑燮·江晴》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诗《郑燮·江晴》原文赏析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江晴》二首,今选其一。据王锡荣《郑板桥集详注》: “这两首诗作于焦山。”查 《郑板桥集》所附《年表》载: “1735,(雍正) 十三年乙卯,四十三岁。读书镇江之焦山。”次年中进士。可见此诗是板桥中进士前所作。板桥中进士前几年,曾多次在焦山读书,并有不少诗作和家书提到此事,其中能悟出最早至焦山时间的为《游焦山》诗。诗中有“老去依然一秀才”句,而板桥是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二十四岁时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四十岁时中举人的,可见临近中举之前就已 “游焦山” 了,再前则不见记载。以此推算,此诗当作于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之间,或是中举之前不久,或是中举之后准备会试中进士之前。今扬州博物馆藏郑燮扇面书此诗,落款云: “乾隆乙酉,书似蔚起年学兄正。板桥郑燮。”乾隆乙酉是1765年,板桥已七十三岁,并于年底去世,显然这不是作此诗之年,而是书此诗赠人之年。焦山,在江苏镇江市东北,屹立大江之中,与西北的金山对峙,并称金焦,向为江防要地。古名樵山,相传东汉末处士焦先隐此,因名焦山。南宋岳飞、韩世宗曾驻此抗击金兵。有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等名胜。

明白了此诗写作的大致时间和地点,再结合诗的内容看,所写“江”即长江,“山” 即焦山,“望江楼” 即在江岸望江中焦山时所见山上下临大江之雄伟建筑。由此可知这首五绝写的是夏日观江上骤雨初晴的焦山晚景,故题为《江晴》。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雷鸣阵阵,大雨急来,落个不休,原来清晰的江面,顿时烟雾朦胧,一片迷茫。这正是夏日常有的气候和景象。原来屹立江中的美丽的焦山因 “雾裹”而再也看不见了。既说“山疑失”,可见原来不但有山,而且清晰可见,只是现在才消失了。一个“疑”字正生动地写出了“雾裹山”、山顿失的情景。这既是以山写雾,又是以雾写山,明写雾,暗写山,一石二鸟。写雾,除用“山疑失”加以衬托外,又用一“裹”字状其浓密。写山,用一“失”字,是不写之写,更增添了山的朦胧美。至此,夏日雷雨的骤然而至,烟雾笼罩焦山,江面一片迷茫景象已历历如在目前。

第二联“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夕阳”,既点明时间已是傍晚,并照应题目中的“晴”字,又为画面抹上一笔亮点。承上,雨还未完全住,突然西天边上露出了太阳,而大雨织成的雾网还未完全散去,只被太阳的热力打“开一半”,一束阳光从云隙里透出,刚好先照射在高高的望江楼上,则楼好像从空中吐出一样。“吐”字极妙,活画出了雾开楼现的生动形象,使本来静止不动的望江楼带上了动态美,又突出地表现了焦山和山上的望江楼的高耸入云。不仅如此,它既是雾“开一半”的必然景象,又生动地照应了前面的“山疑失”。如果没有前面的“山疑失”,哪来后面的“吐出”的“望江楼”?可见这“吐出”的“望江楼”正是根植于前面那“疑失”的“山”上的。反之,如果后面不写“吐出望江楼”,则前面的“疑失”之山,便真的“失”去了,则必失之空泛,又何来“疑”字呢?故结句之妙,不仅生动形象地活画出了夕阳之下、云雾之上的“空中楼阁”,又把前联的大“雾裹山”自然而巧妙地勾连起来,形成浑然一体的真实而生动的画面。真所谓“诗中有画”,极富情趣。

全诗构思的巧妙,在于围绕一个“雾”字写出诗人独特的“疑”情。在辽阔的江面上,因“雷鸣雨未休”而生“雾”,因“雾裹”而生“疑”,因“疑”而生“山”顿失其巍峨之感;当夕阳西下,余晖反照,雨渐止,云稍开,又因雾“开一半”而生“疑”,因“疑”而生空中“吐出望江楼”之感。诗人面对这“雾”中之景,雾裹雾开,引发出这“疑”中之情,时间短暂,变化倏忽,偶有所感即抓住不放,通过“雾裹”设“疑”,“雾开”则前“疑”释后“疑”又生,不经意写来,活脱脱一幅意境优美的彩色山水画,画出了祖国河山之美,令人赞叹不绝,其诗情画意,很耐人寻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