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解】
全诗写的是亡国之君囚禁生活的所见所感:环境的束缚,生活的寂寞,愁思的别味,难以明言。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全篇词情凄婉,哀怨欲绝。上下阕分别以“寂寞”、“离愁”为中心,前为因后为果,前后照应,倍显悲凉、冷清与无奈。
上阕写景,勾勒出作者孤独寂寞的身影,用新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些景物渲染了凄凉幽美的环境。一个“锁”字暗示了作者被囚的处境,院是“深”的,月是弯的,梧桐是“寂寞”的,人是“独”的、是“无言”的,语言通俗明白而又十分精练准确。李后主愁恨满怀、踽踽独上高楼的形象跃然纸上。上阕景中有情,情溢景外。
下阕转为抒情,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细致入微的刻画,使得抽象的感情切实可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作者用有形之丝比喻无形之愁,“剪不断,理还乱” 以重笔直抒胸臆,比喻愁绪多端、愁情缠绵。他的离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他的思如丝,越剪头绪越多,越理愁思越浓,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欲哭无泪、欲罢不能的悲极情态。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