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题 解】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衰弱,不再有统治诸侯的力量,各诸侯争权夺利,战争此起彼伏。那时,除了军事活动,外交活动也往往成为各诸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此招揽外交人才,注重辞令,成为当时的风尚。

本文写的是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通过描写晏子同楚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晏子过人的机智和卓越的辩才。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则寓言表现了晏子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

本文写人叙事简洁精要,情节曲折生动而又合情合理。针对楚王诬蔑齐人“善盗”的看法,晏子引用了化橘为枳的事实,说明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原因在于水土及地理环境气候的不同。然后采用类比推理,指出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则盗,正是楚之水土、地理环境气候(即社会环境)使然。本文在精练的叙事中,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及楚王趾高气扬、傲慢自大的鲜明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勰称《晏子》一书“事核而言练”(《文心雕龙·诸子》),本文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描写楚王与晏子的对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练。但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十分吻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例如,仅用短短的一个设问句:“齐人固善盗乎?”便将楚王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神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又如“寡人反取病焉”一句,即使其奚落他人反被他人奚落的尴尬面孔跃然纸上。而晏子的反诘,字字千金,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以及善于与论敌周旋的外交才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