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解】
《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24《杂记》。文章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这样不仅能促进农业增产,也能保护生态环境。所以这种方法不仅在古代有效,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推广的。《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18《技艺》,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这篇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注释翻译】
以虫治虫
鉴赏分析
《以虫治虫》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梵天寺木塔》则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可见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以虫治虫》只用了70个字就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了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
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大特点。《以虫治虫》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以及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记叙喻皓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的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详略安排,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