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全传》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飞龙全传》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长篇小说。又名《飞龙传》。原作者无可考。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吴璿的修订本传世。至于原作的成书时间、与修订本有何不同,均无从查考。吴璿自序中说:“旧所见《飞龙传》,视其事则虚妄无稽,阅其词则浮泛而俚,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驯之语,间以清隽之词,以成此编”。可略知原书风貌。吴璿,字衡章,别号东隅逸士,从序言推知其约生于清雍正年间,江苏人,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飞龙全传》60回,写宋太祖赵匡胤发迹和立国的故事。小说从后汉隐帝刘承祐元年(948)写起,到陈桥驿兵变,后周恭帝逊位,北宋立国止,前后12年间事。除赵匡胤的活动外,还记述了后周取代后汉等事迹。书中的某些主要人物、重大史迹,大体都有史实根据。作品的前半部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和艺人的创作,凝聚着一定的人民性。作者虽把赵匡胤当成“潜龙”来描写,但客观上却是个侠客形象。他“喜打不平”,“最不肯受那强暴的鸟气,遇着不合人情的,凭他三头六臂,虎力熊心,也都不怕,总要与他拚着一遭,见了高低”。他连当朝的皇帝也不怕,既敢于戏坐龙椅,又敢于大闹御勾栏,以致两次成了朝廷的“钦犯”。他三次痛打恶霸韩通,杀死土豪董达,昆明山上救下张桂英的性命,步行千里护送京娘回乡……这是劳动人民借书中人物的行为,寄托他们的憎恨邪恶和渴望正义的愿望。当然歌颂这个“开三百年基业的领袖,传十八代子孙的班头”赵匡胤,拥护“好皇帝”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飞龙全传》对后代的文学、戏曲、曲艺有颇大影响,《送京娘》、《输华山》、《三打陶三春》等,至今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本书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孟庆锡点校本,宝文堂书店1982年裴效维校订本。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