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曹靖华》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洱海一枝春——云南抒情之二·曹靖华》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大理好。

洱海,这面光洁的梳妆镜,南北长百里,东西宽十余里,就放在它前面。苍山,这扇彩色锦屏,高达八里,宽百余里,就竖在它背后。

苍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并坐,相偎相依,好像在对镜理妆,凝视洱海;又好像在顾盼着苍山下,洱海边终年盛开的繁花,默默欣赏。

山巅白雪皑皑,好似一条又细又白的纱巾,披在头顶,显得分外洒脱。

大理,好一幅风景画。

大理,好一首抒情诗。

大理,这神话之乡,处处皆神话。

任你走到哪儿,谁都会津津有味地指点着告诉你:

这是蛇骨塔。传说从前洱海出现了一条怪蟒,兴风作浪,吞食人畜,常用尾巴堵住洱海出口,海水泛滥,淹没田舍。这一带人民可遭殃了。大理石匠段赤城,决心为民除害。他手执宝剑,身捆钢刀,纵身入海,与蟒搏斗,被蟒吞入腹中。他在蟒肚里滚来滚去,用钢刀将蟒刺死,自己也身葬蟒腹。人民将蟒捞出,破开肚子,把段赤城起出来,把蟒烧成灰,拌入泥中,在苍山马耳峰下,修了这座塔来纪念他。

这就是蝴蝶泉呀!据说当年泉边住着一户人家,有一个姑娘,长得可美呢!姑娘有副好心肠,她爱上了一个年青樵夫。国王听说姑娘长得好,就把她抢到宫里。樵夫深夜把她救出来,国王派人追到泉边,二人知无可逃,就投泉而死,化为蝴蝶,双双飞去……

瞧,那就是苍山玉局峰!“望夫云”就出现在玉局峰上的天空呢!据说从前大理南诏王有位公主,心肠好,长相美。她爱上一个年青的穷猎人,一块逃到玉局峰上的岩洞里。国王大怒,就请法师把猎人打死在洱海里,变为石骡。公主日夜想念,不久也就死去,化为一朵白云,出现在玉局峰上,像在探望似的。这朵云一出现,洱海上就狂风大作,白浪掀天,直到吹开海水,露出石骡,才风息云散呢。

这是……

瞧,那就是……

啊,只要你有情致听,这儿的故事真比《天方夜谭》还多呢!纵让说上一千零一夜,也未见得能说完!不论谁到这儿,都会恍如置身神话境界,禁不住从心坎里发出赞叹:大理好。

可是,更好的是大理人。他们正依着党的蓝图,创造着比神话还好的现实呢!

一个临别晚会上,大理白族自治州文艺单位的几位同志们,和我们聚在一起,畅聊起来。她们都像暴雨之后,洱海猛涨,海水来不及倾泻一样,那汹涌激荡,倾吐不及的千言万语,一齐涌上心头,都争着说:

“我们大理可好着呢!你喜欢我们的‘风花雪月’吗?我们这儿流行着这样的……啊!怎么说呢,也可算是咏大理的四景吧:

下关风,上关花,

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

洱海月照苍山雪。

来去匆匆,怎能品出‘风花雪月’的味儿呢?”

于是有的同志说大理含蓄的很,不让客人到此一览无余。有的说大理是一篇好文章,越读越耐人寻味。有的说大理是杯醇酒,芬芳馥郁的味儿,一猛尝不出来。最后都说:

“再来吧,下次再来。可别忘记我们的风花雪月呀!下次再来,我们准备在‘花前月下’,陪你乘下关风,破洱海浪,游我们洱海的水晶宫,在我们自治州的水晶宫里表演……”

我连忙笑着插道:

“那时你们可再不能像刚才那样,表演《新媳妇走娘家》了,那是水晶宫呀。”

一阵笑声过后,就都又抢着说:

“怎么呢,那时我们就表演《仙女遨游水晶宫》吧。不过,伴奏的将不是我们的乐队,而是下关风。风声所至,万籁齐鸣。这是我们水晶宫里的交响乐。我们将在洱海月、苍山雪的清辉交映中,翩翩起舞。咱们将在水晶宫里共餐洱海月映照的苍山雪吧,那才别有情趣呢!……”

风花雪月……

大理,它美,美得别致、有情趣。

大理风,不,应该说是下关风吧,确实了不起。我一到这儿就领略到了。我住在楼上,窗子又正对风口,每夜狂风大作,龙吟虎啸,屋瓦齐鸣。真比黄山玉屏楼、狮子林的风还要猛烈。大风一起,我就想这大概又是望夫云想看石骡了。风声之大,耸人听闻。原来下关地当洱海入漾濞江的出口,江水由苍山十九峰最南的斜阳峰下的山谷中,夺峡而出,直奔下游的澜沧江去。这又深又窄的峡谷,是个大风口,正对着大理平川的下关。所以,劲风阵阵,呼啸而来。其来也,如钱塘怒潮,万马奔腾,地动天摇。多少弱不禁风的人,都会闻风色变呢!

大理的花,也别有风骨。狂风中,尽管它的枝叶身干,随风俯仰,而花苞却睥睨一切,迎风怒放。

大理繁花如锦,真是“花花世界”。大理人也别有情趣,有福气。他们爱花、养花,几乎成了风习。尤其白族同胞,几乎家家院内是繁花,户户门外有清流。他们把花当作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好花还须绿叶衬,这翡翠般的绿叶,正衬托着他们那社会主义的幸福的“生活之花”呢。

大理的花又多又好。尤其是茶花,如果说云南茶花甲天下,那么,大理茶花就该是盖云南了。

茶花品种之多,达七十余种。什么蝶翅、大紫袍、雪狮子、大玛瑙、童子面、恨天高……啊,不是记忆力好的园艺家,谁能记得清它们的称号,辨得出它们的容颜呢!花朵之大,有直径达七寸者。颜色有紫、有白、有粉、有红……接枝后,一株树上可开出数千朵五彩缤纷的花朵来。丽江还有上千年的万朵茶呢。尤其是大红的茶花,老远就把人的眼睛,人的心魂都吸住了。盛开时,火焰般的满树通红。假使孙悟空再现,定以为这儿是火焰山了。至于下关风啊,他会认为这是铁扇公主煽起来的呢!而“恨天高”这称号,是否也因它想同齐天大圣比高低,待长得不能高与天齐时,才恨天高呢!总之,这儿是不应死板地用一般现实主义的眼睛,来对待这神话之乡的一切吧。而今,党给这儿的人插上了翅膀,他们都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展翅翱翔呢!

岂但茶花而已,杜鹃也出色,品种多、花朵大、颜色鲜。有红、白、粉、黄……尤其是黄杜鹃,倍加别致。

岂但杜鹃而已。梅花也与众不同。有红梅、白梅、朱砂梅……更别致的怕是绿梅了。满树绿苞,比翡翠嵌镶的还逗人呢!

岂但梅花而已……

大理花好。可是更好的是洱海一枝春。它比茶花艳,比杜鹃娇,比绿梅清秀,比任何花都出色。这是近年来党的甘霖滋养的,大理人民喜爱的一枝花。它已经显露出大理人民的艺术的春天。它,大理白族自治州歌舞团,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据我们看过的一些演出,都别具地方色彩,民族风趣。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洱海一枝春啊,望你在人民的土壤中,在党的春风化雨中,不断成长、壮大;在自治州、全省、全国艺苑中,开出挺拔绚烂的花朵,最后,如鲁迅先生所说:“打出世界去”,替祖国艺苑更添几许春色吧!

 

1962年1月中旬于大理

 

1962年1月,我国北方还是天寒地冻,风雪交加,而南方的云南省却早已春意盎然,百花争艳。长期在北方工作的作者到云南访问,怀着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接连写了《云南抒情》一组三篇优美的散文,本篇即为其中之二。

《洱海一枝春》是一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佳作。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记,在布局谋篇上并不单纯以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转移为线索,而是随着感情跳动的脉络,把几个方面的场景不露痕迹地组接在一起,具体说来是:“大理好”——先声夺人,总写大理美景。神话之乡处处皆神话——使作品增添一份历史纵深感,把人们引入迷离恍惚的神话世界。插叙临别晚会——由天上落到人间,从景物观赏到感情交流,强化了温暖的人情味。细写“大理风”和“大理花”——扣住大理的主要景观和地域特色,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顺流而下地点出“洱海一枝春”——对大理白族自治州歌舞团寄予殷切的期望。面对如此缤纷多彩的自然和生活场景,作者的行文有张有弛,或简或繁,显得活泼而自然,同时,作者常用一些小的段落,巧妙地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刚才还是晚会主人在发言,提到将用“下关风”作乐队,在“洱海月、苍山雪的清辉交映中,翩翩起舞”,欢迎作者一行再来云南访问。正当读者为主人的热情好客所感动时,冷不防作者另起一行写道:

风花雪月……

多数读者准会不明所以,再读下去,才知道这原来是巧妙的过渡,是为底下细写“大理风”、“大理花”作铺垫。像这样针脚之绵密,结构之别具匠心,不能不令人叹服。

以上五个部分,各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这里只能简单地作些评述。文章开头用“大理好”三字领起全文,突兀醒目,气势不凡。接着就用“梳妆镜”喻洱海,以“十九位仙女”喻“苍山十九峰”,回环往复,层层递进,把大理这个人间仙境渲染得尽态极妍。第二部分写大理神话传说较为朴实,但也正因为朴实无华,不像某些散文作家那样硬要发掘神话传说的内涵,或是简单地来一番古今对照和比附,所以反而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第三部分写临别晚会,作者采用遗貌取神的办法,亦即人们的身份外貌、衣着动作一概略去不提,单单挑出几番富于诗意和形象的对话来写,从而使这些热情好客的声音久久萦绕在读者的耳畔,不用说,这是相当巧妙的写法。当然,这些对话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并非原模原样,照搬照录,但由于它们和全篇浓郁的诗意、优美的情调相合拍,所以读来只觉得恰到好处,毫无生硬雕琢之嫌。第四部分细写大理的风和花,这部分描绘淋漓酣畅,语言摇曳多姿,其中既有对“下关风”穷本溯源的实在的描绘,又有用孙悟空、火焰山形容茶花的空灵的抒发。再看句式,既有“几乎家家院内是繁花,户户门外有清流”这样整齐鲜活的对偶句,又有一连串用“岂但”开头的强烈的排比句,把作者内心的情思展示得神完意足。最后写到大理白族自治州歌舞团,作者仅用“洱海一枝春”作比喻,略作点染,并不另费笔墨,多方铺陈。这样写的好处是以少胜多,以虚驭实,同时又能与前面描写茶花、杜鹃等大段文字相衔接相辉映,进而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