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概述
《书》或《书经》,在后世习惯称之为《尚书》。先秦著作中的“书曰”,皆指《尚书》而言。除去征引“书”之外,先秦著作也征引“传”。例如,《孟子》当中就有“于《传》有之”的文字。“书”与“传”的区别,可能在于前者为正式的文献,而后者为传说。由于《书》与《传》的关系相当密切,或者由于有些《传》的内容羼入《书》中,汉代学者有通称《书》为《书传》之例。比如,《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又称“故《书传》《礼记》自孔氏”。两“《书传》”均指《书》而言,与后代称《尚书》之注解为“书传”者不可混为一谈。称“书”为“书经”,当是后世儒家尊其为经典之后的称谓。
“尚书”之名,最早见于《墨子·明鬼下》:“故尚书夏书,其次商周之书。”因何而成为后世儒家的通称,原因不明。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墨子学术出自史官,而“书”为史官所掌,故墨子对“书”的称谓不仅来历分明,而且具有权威性,从而被普遍接受。
那么,“尚书”之“尚”究竟是什么意思?后世经学家大都视“尚”为“上”的通假字。换言之,所谓“尚书”,就是“上书”。至于“上”字在此又当如何解释,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合理的解释有两种:其一,“上古”。据此,则所谓“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其二,“君上”。据此,则所谓“尚书”,就是“记录君上言行之书”。王充《论衡·正说篇》:“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王充之说,两说兼备而偏向“上古”之说。刘熙《释名》主“上古”说,而孔氏《尚书序》则依从“君上”说。《尚书》涵盖的年代属于上古,这一点无可争议;《尚书》记载的内容多为君上的训令或出师的誓词,这一点也无可争议。因此,以上两说从逻辑上言,皆无不可;至于哪一种说法确为当时定名者的本意,已无从考辨。
虽说《尚书》属于上古无可争议,但若考察《尚书》究竟上古到何时,却又不易言之。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三。其一,《尚书》不是在某特定时间上编写而成的著作,而是经过多年累积而成的文献。内容涵盖大约上自公元前2000年,下至公元前7世纪,前后相距长达1300余年的时间。其二,内容所涉及的年代不一定就是文献编写的年代。其三,今本《尚书》的内容并非完全可靠,而掺杂有后人伪造的成分。
《尚书》相传为孔子编订。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尧舜到春秋秦穆公时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在儒家思想文化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尚书》各篇的文体,并不完全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记事”或“记言兼记事”。整体而言,《尚书》的文体可以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典”,例如《尧典》。“典”字在古代象形文字中表示被尊重的书册,所以,凡是受人尊重的书册就被称为“典”。“经典”“典范”这类意义都由此而来。《尚书》中的“典”即“五帝之书”之意。属于这种体裁的文献在《尚书》中所占比例极小。
第二类是“谟”,比如《皋陶谟》。“谟”字读音和字义都与“谋”字相通,“谟”的意思就是“谋议”。属于这种体裁的文献在《尚书》中也很少见。
第三类是“训”,例如《伊训》。“训”就是“训令”“教训”的意思。属于这种体裁的文献,现仅存《伊训》一篇。
第四类是“诰”,例如《大诰》。还有一些虽不以“诰”名篇,但实际上也是“诰”,如《盘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等。“诰”的意思就是“告谕”,无论从口头上或用书面告谕别人都叫作“诰”。《尚书》中的“诰”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或统治者对臣民和群众的讲话。“诰”体大多记录讲话者的口语,一方面由于商、周时代的口语和近代口语距离很远,另一方面由于口语本身并不像书面文字那么有条理,往往重复琐碎,所以“诰”体文献比较生涩难懂,这也是《尚书》当中最难理解的部分。在《尚书》中,属于“诰”体的文献占了半数左右,是《尚书》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五类是“誓”,例如《汤誓》。“誓”一般指的是出兵征伐时或交战前所宣布的誓师辞。属于“誓”体的文献在《尚书》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诰”体。“誓”辞大多讲究节奏音韵,力求简洁明了,比较容易读懂。
第六类是“命”,例如《文侯之命》。“命”本来就是“命令”的意思。《尚书》中的“命”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命辞”,它们大多数是君王奖励或赏赐某个臣子时所宣布的命令。《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所发布的一道奖令。属于“命”体的文献在《尚书》中很少。
由于《尚书》的篇章基本上是以上述六种文体为主,故《尚书》的文体也被习惯称之为“典谟训诰之文”。
可以说,《尚书》是一部朴素的上古时代历史档案汇编,其中最早的文献大约写成于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尚书》固定版本的出现,大约始于战国。自秦始皇下焚书之令,民间私藏的先秦古文《尚书》大都被烧毁。西汉初,经伏生从秦朝廷带出、私藏于家的秦隶《尚书》残卷出,几经传授,分成欧阳以及大、小夏侯三个今文家派。汉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居发现古文《尚书》,经孔安国献给朝廷,其中与今文《尚书》共有的篇章经孔安国传授,形成古文家派,多出的篇章被称为“逸书”。晋末的“永嘉之乱”使伏生所传的今文《尚书》与孔安国所献的古文《尚书》、“逸书”同丧于战火。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向朝廷献上《古文尚书》及孔安国的《尚书传》。唐初整理古籍的结果,致使孔安国所传的古文《尚书》失传,并令后出的伪《孔传古文尚书》成为《尚书》的唯一版本,一直流传至今。今本《孔传古文尚书》虽是伪作,却含有大量真实的成分,其价值虽因其为伪而稍损,却仍是研究华夏上古历史必不可少的文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