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四百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电影·《四百下》

法国新浪潮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代表作。由马塞尔·摩西根据特吕弗自己的作品编剧,摄制于1959年,黑白,94分钟。于1959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纽约评论家协会奖。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影片的主人公是个12岁的小男孩,名叫安托万。他由于是个私生子,在家中得不到疼爱,在学校里又总是受到刻板的教规的束缚,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一次,他逃学后,对老师撒谎说是因为母亲死了。恰好母亲来到学校。为此,他挨了父亲的打,于是便从家中逃出来,他和好友莱内一起偷了父亲办公室里的打字机,打算去卖钱,后又感到不好,就在他们偷偷把打字机送回去时,被人抓住,送进了青少年管教所。那里严酷的管束更使安托万难以忍受。一天,他趁举行足球比赛之机,突然钻出管教所的篱笆墙,逃向他向往以久的大海……

作为新浪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影片具有突出的个人特色,特吕弗从自己曾有的经验出发,表现了一种充满痛苦的个人时代,在那里,受到压抑的孩子们认为世道不公,而“反抗的办法之一就是不顾一切地胡来。在法国有句俗语形容这种胡来,叫‘打它四百下’。” (特吕弗)

影片在艺术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情节剧格式,不再强调事件之间严密的因果关联和利用连续不断的戏剧性冲突来组织故事的方法,而是采用纪实性方法,以自然展开的生活断落和场景来表现安托万的生活环境。构成主题的表达。片中的场景大致可分为两组。一组是以学校、家庭和管教所为代表的象征着枯燥、封闭和监禁的环境,另一组则是由安托万的逃学、乘大转筒以及最后逃向大海等片断构成,表现了他内心对自由的向往。两组场景被赋予了不同的节奏,前者较缓慢,后者则较明快。

特吕弗在片中力图把对生活真实、自然的表现和对作者主观感受自由流畅的表达结合起来。演员的选择以精神性格的接近为原则 (最后选定的让-皮埃尔·莱奥本人也曾“失过足”),主要是在真实的背景中进行拍摄,其中个别场景则由演员即兴演出,安托万的生活是由一些平凡、日常性的生活场景构成的。如枯燥的课堂,安托万受罚被独自关在教室里,家中父母的争吵,母亲与情人幽会,深夜而归以及管教所中随意的刑罚等。其中有些动作段落与实际时间达到一致。如安托万从家中出逃后,偷了一瓶牛奶,影片完整地记录了他喝完整瓶牛奶的过程。另一方面,特吕弗在片中大量运用了他的所谓“主观的”表现方法,多次长时间地把镜头对准安托万,以表现他对生活的感受。片中的许多情景(如母亲夜半幽会归来) 都是这样从“他”的眼中看到的。在现大转筒的场景中,摄影机以他的主观视角拍摄出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世界”,表达了他的感受。在他接受一位精神分析医生询问的段落中,特吕弗一反通常的“正反打”的方法,而始终把摄影机一动不动地对准安托万,并通过化出化入来表示时间的流逝,创造了片中最沉闷,同时也是最杰出的静止段落之一。在影片最后的段落中,朴素的纪实性与抒情的表现性统一得十分完美。被认为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片段之一。这里镜头首先是在侧面紧随着冲出管教所的安托万,随他跑过农舍、田野、灌木丛,画面上始终只有安托万一人,突出了他的孤独感。当安托万来到他向往已久的大海前时,镜头先是从安托万的视点自右向左摇拍大海,继而,在镜头的终点上则出现了安托万跑动的身影,使画面在主客观之间作了一次流畅的转换。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安托万在茫茫无路的大海前转过身来,望着观众,接着画面放大到模糊一片,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模糊性”结尾。

影评家们认为,《四百下》在表现出特吕弗的独创性的同时,又有着对法国30年代的诗意现实主义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明显的继承和借鉴。在《四百下》之后,特吕弗又继续以安托万为主角,拍摄了一些表现他长大成人后经历的影片,如 《偷吻》(1968)、《夫妻关系》 (1970)、《流逝的爱情》 (1979) 等。并仍以莱奥饰演安托万,但均未能超出《四百下》所取得的成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