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顿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音顿

指诗行中修辞性的而非音律性的停顿或中断。这种停顿若出现在诗行前头,便叫做行首停顿;若出现在诗行中间,则叫做行中停顿;若出现在接近诗行结尾处,则叫做行末停顿。紧接于重音的音顿叫阳顿,紧接于非重音的音顿叫做阴顿。阴顿分为两类:在抒情诗中,音顿前的音节一般为音步中的弱音;在史诗中,音顿处则出现另一个弱音节。通常以标点为标志的诗行音顿相当于歌曲中的换气,它与诗行中的音律形成一种鲜明对照效应。诗行中也可以不出现音顿,也可以出现不止一个音顿,还可以出现一个或多个较为短暂的或不太明显的弱音顿。对于这些弱音顿,传统音律学家称之为次音顿,而语言学音律家者或声学音律学者则称之为音连接点。

在希腊语和拉丁语格律学中,音顿这个术语用于指音步中的词尾;诗行中的“主要音顿”通常在第三或第四个音步中出现。在欧洲古典格律学中,音顿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的技巧,它完全属于音律范畴,而不可与现代诗律中的停顿混为一谈。在对古典诗歌作格律分析时,批评家通常使用诸如“三半音步”音顿(出现在第三个半音步之后)、“七半音步”音顿(出现在第七个半音步之后)等术语来指明音顿的位置。

在欧洲古典诗歌、传奇诗歌和古英语诗歌中,音顿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是英语诗歌中,只有在抑扬格五音步诗行出现后,富于变化和富有表达力的音顿(如在乔叟的诗中)才成为一种微妙的诗律手法。在古英语诗歌中,行中停顿被机械地用来将每一诗行分成两个对等的半行,以强调结构的规整性;而在现代诗中,行中停顿则被作为一种表现多样性的手法,其目的是通过各诗行中位置变换的停顿来减弱韵律的规整性。在欧洲古典诗歌、传奇诗歌或古英语诗歌中,行中停顿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而在其他灵活性较大、或不太正式的诗歌中,行中停顿的位置则是不确定的。

总之,音顿有两种作用完全相反的基本用法:(1)用来强调诗歌结构的正式性,以区别于非正式的口语体;(2)用来改变一首诗歌比较严格的音律结构,使之带有某种非正式的口语体色彩。譬如,在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熄了,熄了》一诗中,行中停顿变化不大,这说明弗罗斯特旨在将一个乡村家庭悲剧上升到严肃艺术的高度。相反,在艾略特《三贤哲的旅程》一诗中的行中停顿则变化多端,这说明诗人试图赋予该诗一种非正式的口语体色调,以避免使诗作显得过于冷峻和造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