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校勘
指对现存文本的各种形式或状态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原始文本的形式或状态的性质;并对确定的文本的状态进行校订,以便尽可能地剔除其中的错误。文本校勘有时又叫作“对校”(亦称“初级校勘”),以别于“理校”(亦称“高级校勘”),即对已经校勘过的文本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文本的年代和原作者的一致性或多样性。文本校勘有时可以从文本分析所取得的资料中得出结论,但一般说来,都是先作文本校勘,然后再进行文本分析。虽然文本校勘主要是作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辅助学科,但它作为一项理性研究工作确有其自身的魅力。
对校与理校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严格,批评家可根据校勘的具体情况加以灵活应用。譬如,在《旧约》“约伯记”一章的圣经诗歌中,许多批评家确信约伯与他的三个朋友之间的对话关系传讹了。可是却有几位批评家(如莫尔顿、贝茨)搞出了几个他们自己认为符合作者本意的人物对话顺序的文本来。在对校内部的各种界限也往往飘忽不定。一些批评家主张对文本不作任何校勘,而另一些批评家只管校勘,不顾其余。一个未被校勘的文本叫原始本。将流传下来的各种形式的文本中最佳的部分抽出来合成的文本(实践中往往是以其中的一种为主,同时参考别种)叫折衷本。依照上面文本校勘的定义和步骤所产生的文本叫考订本。
人们很少运用产生折衷本的方法来校勘一首诗,只有在很难搞清该文本的多种形式孰先孰后,或者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当模糊的情况下才采取这种办法,而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