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文人相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文人相轻

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语出三国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云:‘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曹丕认为,文学要获得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有正确的批评与指导,进一步又要求文学理论批评家,树立公正客观的态度,正确地分析与评价作家作品。曹魏时期,是“文学自觉”开始萌芽的时代,“文人相轻”,一方面反映了文人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因其错误的批评与态度,阻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曹丕针对当时文坛“文人相轻”的传统陋习,分析其产生的认识根源和历史原因,加以严肃的批评:一是创作主体在认识论上的根源,“善于自见”而无视他人的成绩,因而常以己之长,而轻人之短;而对于自己创作的缺陷,却又闇于自见,讳莫如深,即使是自家的一把普通扫帚,也自以为值千金之价,文过饰非,高自标榜,故难以改正错误,以求更大的进步。而不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怎能迎来作家辈出、群星璀璨的自觉时代和文学创作的丰收呢? 另一方面是创作技巧和各种文体艺术特点的差异,“文非一体,鲜能备善”,读者千千万万,各有自己的嗜好要求,有的喜欢诗歌,有的偏爱散文,有的热衷辞赋,这是很正常的。但作为文人,他的艺术创作很少有可能兼擅众体,有的作家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突出的成就,但在散文辞赋方面则表现一般;有的作家,辞赋堪称大家,诗歌却平平如也。文人或批评家如果以己所长而轻人之短,以为文坛一片黑暗,到处都是缺陷,又怎能推动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呢? 据此,曹丕提出克服的办法:“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他写《典论·论文》,基本上就持这一公正客观的批评态度,对于建安七子文学优劣的比较研究,扬其所长,而避其所短,于是“仰齐足而并驰”,迎来了时代的文学高潮。在文学批评方面,曹丕“文人相轻”之说,颇有影响,如清尤侗《牧靡集序》:“盖文人相轻,自古已然。文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未可执此而弃彼,举一而废百也。……若既有一代之人,则自有一代之文。假令班、扬、潘、陆、颜、谢、徐、庾诸子聚一堂之上,分毫比墨,有如宫商相宣,丝竹迭奏,唱予和汝,相视而笑者,虽有韩、欧在座,必不龃龉而诋讥也。”(见《西堂杂俎二集》卷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