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为时为事而作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语出白居易《与元九书》:“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谓文章歌诗之作,应为现实服务,为政治教化服务。信中回顾历代诗歌发展,认为《诗经》的优良传统,在《楚辞》和西汉苏、李诗中已开始有所亡缺;屈原、宋玉、苏武、李陵皆失职不平之人,其作品只为抒发其悲哀抑郁之情,不暇顾及其他。晋宋以后,谢灵运诗多溺于山水,陶渊明诗自放于田园,其他作者更等而下之;《诗经》传统已渐渐衰微。梁陈间诗更不过是嘲风雪、弄花草而已,虽秀句迭出,绮丽可观,但略无讽劝美刺之意,《诗经》传统尽失。于唐代则赞颂陈子昂《感遇》、鲍防《感兴》之作有讽谕之旨,而批评李白诗虽才气横溢,奇之又奇,而“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甫诗可传者甚多,尽工尽善,然而如“三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那样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者,亦不过三四十首而已。因此他为诗道崩坏而愤发痛伤,乃创作讽谕诗,希望能起到裨补政治的作用。其《新乐府序》云:“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意亦同。由其对历代诗的评论看,为时为事而作的理论,具有要求诗歌内容充实、关心现实的合理方面,但是,一味贬抑排斥文学的审美愉悦作用,又显得狭隘机械。白居易鼓吹此种理论时态度偏激。其实,他也写了不少吟玩情性的闲适诗、随感而作并不直接服务于政教的感伤诗,和“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的杂律诗。在其他场合,他也曾发表过不少诗可以释恨佐欢、怡情悦性的言论;对陶渊明、李白也作过很高的评价。即在《与元九书》中,也说到以“新艳小律”自娱的情形。故为时为事而作,只是反映其诗歌思想的一个方面而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