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总集·别集·词·清真集》简介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词曲总集·别集·词· 清真集》新诗鉴赏

词别集,又名《片玉词》,三卷,补遗一卷,北宋周邦彦撰。邦彦(1056~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神宗时,因上《汴都赋》为神宗赏识,遂由太学生擢为太学正。徽宗时官至秘书监、徽猷阁待制,并因精通乐律被任命为大晟乐府提举官,后出为知顺昌府,知处州,以奉祠卒。

周氏处于北宋末年,许多城市畸形繁荣,形成太平盛世假象。其词多为歌舞升平、写景咏物之作,也有一些怀古伤今、感慨身世、描写行役羁旅之愁的作品。这是由周氏创作目的所决定的,他作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歌。如刘肃序中所言:“欢筵歌席,率知崇爱。”强焕序中还说在迎宾燕客时“以公之词为首唱”。歌于筵席的作品,如同现代的流行歌曲,总不能太煞风景,因此其词作内容只能是与饮宴相应,或与个人遭遇相关的琐细的事情和情感,很难涉及重大的社会问题。

周词贡献主要在艺术方面。当时慢词长调的言情之作以效法柳永俚词者为多,如黄庭坚、康与可等人的一些作品鄙俗猥亵,不让柳永。这些作品通过歌儿舞女之口传播甚广,而周氏浑厚和雅的词章出现马上受到广泛的欢迎。这对净化词坛风气大有裨益,并标志着北宋词向南宋词的转变。

我们以邦彦的一首小令为例:“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少年游》)像这种以狭斜之游为题材的作品,容易流于鄙俗猥亵,而周却写得含蓄委婉、庄重和雅。如谭献所云:“丽极而清,清极而婉。”(《复堂词话》)毛先舒说若柳永写此题“如何煞得住”。周济也说:“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宋四家词选》)其他如《长相思慢》(夜色澄明)、《忆旧游》(记愁横浅黛)、《拜星月慢》(夜色催更)等写情之作,虽也注重铺写钩勒,但不失为轻薄。如周济所云:“清真愈钩勒,愈浑厚。”(《介存斋论词杂著》)其关键在于“情”正。

周氏长于铺叙,注重描写,如《瑞龙吟》中回忆自己昔日意中之人“黯凝伫,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把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子写得活灵活现。

清真词无论写人记事、述景言情都不是点到而止,而要写得淋漓尽致。但他的铺叙描写不流于破碎,还在于有缜密而自然的结构。所谓“词法之密,无过清真”。以《六丑·蔷薇谢后作》为例,周济说:“‘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十二字,千回百折,千锤百炼,以下如鹏羽自逝。”又云下阕“不说人惜花,却说花恋人;不从无花惜春,却从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残英,偏惜欲去之断红”(《宋四家词选》)。

周词还工于炼意炼句炼字,词句工丽典雅,喜用代字,善于融化前人句入词。他精通音律,辨析入微,在词律方面起了规范作用。南宋词人方千里、杨泽民竟全和其词,“字字奉为标准”。

周词对后世影响很大。南宋尹焕言:“求词于吾宋者,前有清真,后有梦窗。”甚至被誉为“集大成”的词人。

周集在南宋就有陈元龙注。按春夏秋冬四景和“单题”“杂赋”为类排列,显然是为乐工歌手便于应用。陈注亦仅注词句事典出处。此书有今人吴则虞校本,他以林大椿本为底本,补词十二首,(共二百零六首)校以宋明多种词选本,加以断句,注明韵、句,并附有关周氏及周词的参考资料:“传记”“序录”“词话”“版本考辨”。由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出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