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船山诗草》简介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历代诗歌别集·清代与近代部分· 船山诗草》新诗鉴赏

诗别集,二十卷,补遗六卷,清张问陶撰。问陶(1764~1814)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四川遂宁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庶吉士,后为翰林检讨,嘉庆十五年(1810)出为山东莱州知府。

张氏关注现实生活,其诗注重描绘下层人民的生活,记录了形形色色贫苦人们的剪影。其中有“道旁饿杀”的采桑女;挽弓防虎的山民;矫健如鹘的老僧;放滩破浪的长年;采樵岩上的羌族儿女;美酒留宾的田野佃户;山村茅店的伤残老卒;以及田父、秀才,娼优、舆夫;店主、舟师、卖饼叟等,这在当时其他诗人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作者与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有密切的交往,因此在写到他们时充满了感情。《除夕怀人》八首第三首序云:“汉阳卖饼李叟。辛丑、癸亥之间,全家流寓汉阳,恒数日不举火。叟怜之,时时以馈问。与之值,必强之乃受。八口饥寒,至今无恙,叟与有功焉。”诗云:“曾赊饼饵当饔飧,何止淮阴一饭恩。此日扪心犹有疾,当时乞食竟无门。十年绕梦悲江汉,三策留书告子孙。为讯衰翁今健否,因君不忍饫鸡豚。”第八首序云:“舆夫徐长子。长子,华阳人。余往返于遂宁成都者九,由成都北上者二,长子无役不从。”诗云:“东归臣里北秦关,鹿鹿三年共往还。送我云中参白帝,出君头上看青山。一肩积血功难报,七尺长身老更孱。何日世缘同放下,小篮舆阁万花间。”诗在艺术上比较一般,但诗人的真挚的感情、平易的态度、对下层人民的尊重还是十分感动人的。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写于1798年。诗人对于当时纵横于四川、陕西、湖北白莲教的武装斗争是持反对态度的,这十八首诗以这次农民起义为背景,揭露了清王朝和清官兵的腐败,“杀人敢恕民非盗,报国真愁将不儒。”“山中城破官仍在,阃外兵哗将不闻。大贾随营缘我富,连村无寇是谁焚?”谴责了官兵的烧杀抢掠。张诗中最大量的是作者多次往返京城、四川途中和在江南居住时写下的描山绘水的即兴之作。

张氏论诗近于袁枚,他认为:“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凭空何处造情文,还仗灵光助几分。”“胸中成见尽消除,一气如云自卷舒。写出此身真阅历,强于饤饾古人书。”(以上皆见《论诗十二绝句》)可见其论诗之本,主张有三:“人情”“灵光”“阅历”,比袁枚的“性灵说”更丰富一些。问陶写诗本其诗论,通俗流畅,反对镂文雕句,反对多用事典。问陶律诗中颇多警句,不流于烂熟滑易。如“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士慕原陵犹侠气,人来燕赵易悲歌”;“醇酒暗销京口气,大帆平压海潮门”等,皆可见其功力。

张集按年编次,为作者自编。四十岁前有诗三千余首,删存一千七百来首,最早刊于嘉庆二十年(1815)。另有清李岑、江梅清《船山诗注》二十卷,以注典事为主。中华书局1986年据嘉庆本排印出版,并加上补遗(据“道光本”为顾翰所辑刻),后附关于“张问陶的研究资料”。

附《船山诗草》各集名:

1.乐府十四章(卷1)

2.戊丁集(戊戌至丁未,卷2)

3.戊己集(戊申至己酉,卷3)

4.出山草(己酉至庚戌,卷4)

5.松筠集(庚戌至辛亥,卷5)

6.乞假还山集(辛亥至壬子,卷6~7)

7.扁舟集(壬子至癸丑,卷8)

8.羸车集(癸丑,卷9)

9.京朝集(癸丑至丁巳,卷10~13)

10.奇零集(丁巳至己未,卷14)

11.己庚集(己未至庚申,卷15)

12.辛癸集(辛酉至癸亥,卷16)

13.依竹堂集(甲子至庚午,卷17)

14.出守东莱集(庚午至壬申,卷18)

15.药庵退守集(壬申至癸酉,卷19~20)。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