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总集·楚辞集注》简介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历代诗歌总集· 楚辞集注》新诗鉴赏

《楚辞》注本,十六卷,南宋朱熹撰。熹有《诗集传》已见。

此书包括《集注》八卷,《辩证》二卷,《后语》六卷。全书以王逸本为依据,删去《七谏》《九怀》《九叹》《九思》四篇,增入贾谊《弔屈原》《服赋》(即《��鸟赋》)二篇。把屈原创作的二十五篇统称为“离骚类”,把宋玉、景差、庄忌、淮南小山所写的十六篇称为“续离骚类”,《辩证》二卷则是作者对《楚辞》中的专门问题如“离骚”之名的意义,一些难字难词的音义等所作的考证。《后语》则收入荀子《成相》《佹诗》到宋吕大临《拟招》等类似楚辞的作品五十二篇,系据宋晁补之所编选《续楚辞》和《变离骚》二书增删而成,并对前十六篇作了注释。朱氏注《楚辞》虽然继承前人王逸、洪兴祖等人的研究成果,但对他们破碎文义、穿凿附会也很不满。他说:“顾王书之所取舍,与其题号离合之间,多可议者,而洪皆不能有所是正。至其大义,则又皆未尝沉潜反复嗟叹,以寻其文词旨意之所出,而欲取喻立说,旁引曲说,以强附于其事之已然,是以或以迂滞而远于性情,或以迫切而害于义理,使原之所为壹郁而不得申于当年者,又晦昧而不见白于后世。”(《楚辞集注序》)作者所指出王书题解与题解之间,题解与注文之间的矛盾,不能贯通诗意,以及对屈原作品精神实质缺乏深刻的理解,这都是符合王书实际的。朱注尽量弥补王书的不足。在疏通诗意、提示主题和艺术分析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注释中始终围绕着“忠君爱国”这一中心阐发,有着明显的时代的局限。另外在注《楚辞》时沿用《诗集传》体例。清人陈廷焯说:“朱子于楚辞而系以比、兴、赋,尤属无谓。”(《白雨斋词话》)因为屈原作品中的比兴是作为形象体系而存在,并非在片言只句之间。

此书自南宋庆元四年(1198)刊行以来,历代屡有刊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影印出版了南宋端平乙未(1235)刻本,这是今天可见到的最早刻本。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排印本,由今人李庆甲点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