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人伦·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伦理学·人伦·忠

传统社会的最高道德。指臣民对帝王的敬爱、崇拜、信仰、服从、献身等等。在汉代以后,逐渐演变为下对上的绝对关系,也是古代中国人宗教精神的一种表现。在先秦时代,“忠”并非特指君臣关系,而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孔子教学生四个方面的内容:文、行、忠、信。这里的 “忠”,就是对别人 “尽心尽力” 的态度。孔门弟子曾参每日三省其身,第一就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 这里的 “忠” 就是 “尽己之心”。孔子也说到君臣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也是说的臣子为君主办事要 “尽心尽力”,绝非后来 “一仆不事二主” 的意思。孔孟的时代,绝没有后来大一统专制时代的 “忠君”观念,孔子周游列国,孟子遍游诸侯,那时流行的观念是: “合则留,不合则去。” 被后代史家塑造为忠臣的王子比干和楚国诗人屈原,都因为他们和君主是同姓,与故国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 “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儒家盛称“汤武革命”,而商汤和周武都是以臣子的身份起来造反的,孟子甚至说: “贼仁者叫作贼,贼义者叫作残,残贼之人叫作独夫。我听说诛杀独夫,未听说弑君!” 根本不承认独夫民贼是什么君主。最早把 “忠” 解释为对君主绝对服从的是韩非,这位以鼓吹帝王之术著名的法家说: “人臣不要称赞尧舜禅让的贤德,不要赞誉汤武弑君的功绩,尽力守法,专心事主,这才是忠臣。” 等到天下一统,正如庄子所感叹: “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儒家的 “忠” 也就慢慢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而至高无上的君权则来自神授,所谓 “受命于天”。中国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在天之父,对于臣民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于是作为 “天子” 的帝王也就成了臣民宗教情结眷恋的对象。事实上,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帝王绝非凡人,他是天子,是万民的君父,臣民只有无限崇拜,无限信仰,无限忠诚,这种诚惶诚恐的心情,现代中国人如不设身处地,是很难想象的。而且,帝王又是国家的象征,寄托着古代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在某种意义上,帝王是古代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正如日本人的天皇。这也是现代中国人难于想象的。不过,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不同的人对 “忠” 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忠” 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但 “忠” 却是中国人的赞美词,传统伦理范畴多要冠以 “忠” 字,如忠孝、忠诚、忠义、忠信、忠爱、忠厚等,就是这个道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