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学·节日·七夕
即乞巧节,在农历七月七日,故又名 “七月七”。七夕作为传统节日,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牛郎和织女本是天上的两颗星星,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却被人格化了。据南朝殷芸的《小说》,织女原是天帝的女儿,住在天河东岸,天天忙着织云锦天衣,天帝看她一个人怪可怜,就允许她嫁给河西的牛郎。织女嫁给牛郎后,就不再想织云锦天衣了,天帝大怒,就责令织女归河东,只让她和牛郎每年见一次面。又有民间传说,织女是天上的仙女,乃王母娘娘外孙女; 牛郎却是凡间一贫苦孤儿,常受哥嫂虐待,分与一老牛,令其自立门户。有一天,织女偕众仙女下凡,在湖边洗澡,牛郎遵老牛嘱咐,去湖边偷得织女衣裳,织女不能离开,加上她本来就厌倦了天上的生活,遂与牛郎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美满。后来,王母娘娘将织女从人间抓回,牛郎追至天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凭空划之,顿成滚滚天河。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无由得过,只有悲泣。后终感动王母娘娘,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了古人追求幸福爱情的美好愿望,因此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也就成了人间的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这天夜晚,妇女们借牛郎和织女团聚欢悦之际,在庭院中放上瓜果,摆上香案,在月光下用五色线穿七孔针,借以向织女乞求绣花织布的技巧,称为 “乞巧”。七夕的浪漫色彩,曾经激发历代诗人的创作灵感,这一 “天上人间” 的佳节也就成为古典诗词的永恒主题,如杜牧的 《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些美丽的诗篇更为七夕增加了无限的魅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