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南北朝散文·诸葛亮·出师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两汉魏晋南北朝散文·南北朝散文·诸葛亮·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 (一作阵) 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 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在平定西南之后,积极准备伐魏,进而“复兴汉室”,遂于建兴五年(227)冬,诸葛亮率师出征前上表后主刘禅。表中反复勉励刘禅继承其父遗志,亲贤疏小,并分析当时蜀汉内外形势,提出治政措施,同时,表明自己忠诚于蜀汉,北取中原的坚定意志。语重心长,情辞恳切,素为历代文士所推重。

本文最初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并无篇名,现篇名为后人所加。“表者”,是古代臣子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一种文书,属于古代公牍文中的奏议文。通常称它为“前出师表”,是相对于“后出师表”而言的。



****



全文可分两大段,即——

第一段(1-2节):分析大势,提出建议。有二层意思:

第一层:广开言路,振作精神;

第二层:从法度和用人上提出具体建议。

第二段(3-4节):自叙身世,激励后主,临行嘱咐。也有二层意思:

第一层:自叙出处,报以知遇之恩;

第二层:临行前的嘱咐与要求。

以下分段予以详讲——

第一段:分析大势,提出建议



第一层:广开言路,振作精神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指蜀主刘备。“帝”前加“先”,是对死者的尊称。如“先师”、“先君”等等。创业未半,指统一中国的大业只完成了一半。中道,即半路。崩殂,古代天子死称“崩”,也称“殂”(zú徂),这是专指。一般人之死,只能叫“殂落”。天下三分,是说当时天下分成了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益州,汉代州名,包括今之四川、贵州、云南大部和陕、甘二省之一部分。蜀汉疆域原有益州和荆州两大州,后来荆州为吴所取。这里的益州,指整个蜀汉。益州疲敝,是说国力消耗很大,因刘备进攻东吴,不但损兵折将,而且还丢掉了荆州。刘备死后,益州郡豪强雍闿又起而叛乱,后来才由诸葛亮出兵平定。当时的蜀国是困难的,所以说疲敝。确是面临着“危急存亡之秋”。这个秋,是一种引伸用法,指“时期”。接看下文——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侍卫之臣,是指朝廷中的官员。因他们离皇帝近,故称“侍卫之臣”。内,指朝廷。忠志之士,指军队的将领和地方官。忠志,即忠心。外,是与“内”相对,是指地方与边疆。这是说,朝廷内大臣都兢兢业业,毫不懈怠;军队的将领和地方官,也都忠于职守,舍生忘死。句尾的者,是语气停顿,同下句的也字相配合。盖,表原因之连词。追,追念,追思。殊遇,即特殊恩遇。报之于陛下,是说先帝的恩遇,现在你身上予以报答。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张圣听,扩大皇帝的听闻,即指广开言路。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此指刘备的善于纳谏)。恢宏,扩大,振奋。《说文》:“恢,大也。”《老子》有句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妄自菲薄,妄,随便地。菲薄,鄙薄。菲,亦薄也。引喻失义,指称引和譬喻都不合道理。义,合宜的道理。

这一节文字,主要是在审视当前局势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总的建议:认清局势,广开言路,继承与发扬先帝的遗志。作者的这一建议并不是贸然提出的,而是从先帝创业未成说起,指出内外形势严重,暗示后主:若不发愤图强,则难以维持“三分”局面。并进一步指出,在不利形势下,应当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全蜀文武都受到先帝恩遇,都愿在后主身上予以报答。怎么发挥呢?就是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勇于并善于纳谏。这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所在。

第二层:从法度和用人上提出具体建议。其中,主要有三点具体内容——一是严格法治,不宜异同: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中与府中,前者指皇帝宫廷中。后者,是指丞相府中,泛指各级官员。对这两处的侍臣及官吏,都应视为“一体”,即一个整体。意思是说要同等对待,不可厚此薄彼,出现异同。陟罚臧否,陟(zhì秩),升迁,进用。罚,处罚。臧否(zang pǐ脏匹),此指表扬和批评。异同,为偏义复词,偏于“异”,即不一致。作奸犯科,作奸,干坏事;犯科,违反法律。科,法律条文。有司,有专职的官吏,各项工作,各有专司,缩称为“有司”。内外异法,内,指宫中;外,指府中。这里是指宫廷内外,与上文“内外”不同,那是指中央与地方。

这是说,首先在法度上要做到:赏罚公正,内外一体,平明治理,不内外异法。这是诸葛亮的一贯主张,即公正严明的法治精神,也是他行之有效的治国治军治民的方略与经验。因此,首先要强调的是这一条。然后,从宫中、府中用人方面再提出具体建议——

二是举荐贤人,任用贤人。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

这节文字,先从宫中任用贤人,提出建议;后又从府中用人来进言。

侍中与侍郎,侍中,皇帝近侍官,掌应对顾问。在汉代原是一种“加官”;在三国成为专职。侍郎,黄门侍郎,也是皇帝左右的近侍官,地位略低于侍中。郭攸之、费祎(yī依),是侍中;而董允当时为侍郎,后进升侍中。他们都是良实,即贤良诚实之人。志虑忠纯,即志忠心纯。悉以咨之,都拿来询问他们。咨,征询。性行淑均,性情品行贤良公正。淑,善也。均,公正。举宠为督,宠,即向宠,刘备时的牙门将。刘禅继任大位后,升他为中部督,即统率皇宫卫队的将领。因为在刘备攻打孙吴失败中,唯有向宠所部损失极小。先帝一直称赞他能干。

这一节,主要是向皇帝建议要善于任用贤人能士。诸葛亮说,郭攸之、费祎和董允等都是贤良诚实,且志虑忠纯的人,所以先帝选拔出来留给你任用。国家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要去征询他们意见后,再施行,就能弥补缺漏。还特别推荐了将军向宠,说他性情和善,执法公正,通晓军事,经过以往考验,先帝都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推荐,提拔他为“中部督”,宫中卫队的首领。如有军队上的事,就去问他。

三是,强调亲贤远佞,是国家兴亡之关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先汉兴隆,先汉,即西汉。兴隆,繁盛兴旺。从总体看,西汉曾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隆盛时代。虽然西汉末期政治黑暗,最后为外戚王莽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新”,历十五年,但经刘秀十余年的反抗战争,消灭了割据,恢复了中国的统一。后汉倾颓,后汉,即东汉。刘秀推翻“新朝”,恢复刘氏统治的汉朝,国都由位于西部的长安,迁到东部的洛阳,故史称“东汉”。倾颓,即倾覆、衰败。此事,即指西汉兴隆,东汉衰败之事。诸葛亮告诉后主说,先帝刘备在世时,每当谈及此事时,总是对桓帝和灵帝的衰颓表示痛恨与叹息。请注意这里的“叹息”与“痛恨”两个词。叹息,此非一般的“叹气”,而是表示深深的感慨。痛恨,表示遗憾,很深的遗憾。因为这里的“恨”,在古汉语中,不是今之“仇恨”之意,而是遗憾,或不满意。这个意思,还保留在今天的“终生之恨”的成语中。

为什么刘备那样“痛恨”汉代桓、灵二帝呢?

因为,他们两人都是“亲小人,远贤臣”的皇帝。汉桓帝十五岁即位,实际是太后和外戚掌权。他成人亲政后,利用宦官驱除了外戚势力,但政权又落入了宦官手中。这时,有些正直官吏和社会名流反对宦官专权,却又被桓帝指为“党人”,将二百多人下狱定罪;释放后终身禁锢,不许为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

再说,汉灵帝,那时宦官专权,大兴冤狱,杀死一百多人,禁锢六七百人,“党人”的亲朋,也被株连免官。这个灵帝甚至把阉人张让称作“父亲”,将赵忠认为自己的母亲。

东汉经过桓、灵之后的献帝时,刘汉王朝已是名存实亡,到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用“禅让”方式从献帝手中夺取了政权,东汉正式灭亡,享国祚195年。

此表引述了“后汉倾颓”的历史教训之后,又向后主推荐了一批贞良死节之臣(坚贞忠直以死报国之臣),即:侍中郭攸之、费祎,主管朝廷政事的尚书陈震,主管丞相府文书簿籍的官员张裔(诸葛亮出征后,任留府长史),还有丞相府属官蒋琬等人。表中请后主“亲之信之”。这样,“汉室之隆,计日而待”了。汉室,原指汉王朝,此指蜀汉。说恢复汉室当年隆盛之时,就会很快到来。

诸葛丞相这次出征,事前作了妥善安排和详密考虑。不仅在开头就提出了总体建议,接着,又从法制、人事安排诸方面作出了“公正严明”、“开张圣听”和“亲贤人、远小人”等三条具体建议,并指出“亲贤远佞”是其中的关键,只要这条办到,其他都好办。丞相表中许多话,都是经由先帝口吻道出,表现得既深刻又亲切,其情真挚动神。



第二段:自叙身世,激励后主,临行嘱咐



这段有二节文字,也有二层意思——

第一层:自叙身世,愿报知遇之恩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布衣,平民百姓。这个词在战国末期就有了。《吕氏春秋·行论》有句云:“人主之行与布衣异。”为什么平民称“布衣”呢?据《盐铁论》云:“古者庶人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诸葛亮说自己是“布衣,躬耕于南阳”,亲自耕作在今湖北襄阳一带,即汉时的南阳郡。《三国志》引《汉晋春秋》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但他并非劳动人民。诸葛亮原山东阳都(今之沂南县)人。父亲诸葛珪曾作过泰山郡地方官,但早逝。叔父诸葛玄离家外出时带他去了南阳,住在隆中。他说自己在动乱年代只求苟全性命,不想谋求做官扬名。其实,他素怀远大抱负,在“躬耕陇亩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本传》)。猥自枉屈,猥(wěi委),谦辞,辱。枉屈,委屈。犹言“屈尊”、“屈驾”。这是说,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顾草庐,草庐,即茅屋。这是说,刘备三次去南阳隆中亲访诸葛亮,询问如何统一全国之事,请他出山。这时,诸葛亮作了著名的“隆中对”,并表示愿为刘备奔走出力。驱驰,原指驱马快跑,此指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当阳长阪坡大败,我接受任务于失败时刻,奉命于危急困难关头,从那以来已二十一年了。值倾覆,值,碰上,遇到。倾覆,此指兵败。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追击刘备,大败刘军于当阳长阪坡,刘备连妻儿都顾不上管,只与诸葛亮、张飞等十余骑逃走。受命,接受使命。二十有一年矣,即二十一年。这是古汉语在上古时的一种“称数法”。它在表示整数和零数时,在中间加上一个“有”或“又”。这是从刘备访隆中那年算起(公元207)到上表时(元227),正好二十一年。

文章至此,是诸葛亮自叙身世,并报以知遇之恩。希望以自己许身于国的不平常经历来感动后主,并说明自己是知恩图报之人。下文就是说如何以行动来报答皇恩。表中说,先帝知我谨慎,所以临终时把治理国家、兴复汉室的大事托付给我。自此以后,我早晚忧虑叹息,深恐所托任务不能完成,以致损害先帝知人之明,故在前年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这里补释几个词语——

临崩,临死时。蜀汉章武三年(223)春,刘备病危,在水安(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召诸葛亮托付后事,嘱其辅佐刘禅,并命刘禅“汝以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夙夜忧叹,早晚忧虑叹息。夙(sù速)夜,早晚。在刘备临终托付时,诸葛亮曾泣涕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所以受命以来,寝食不安,深恐未能完成任务。

渡泸与不毛,泸,泸水,即金沙江。不毛,不生草木。此指不长五谷的荒凉之地。蜀汉建兴三年(225)五月,诸葛亮率军渡过金沙江,连战连捷,平定了南中诸郡全部地区的叛乱,巩固了蜀汉后方,为出师北伐消除了后顾之忧。

庶竭驽钝,庶,庶几,表示愿望。竭,尽。驽,下等劣马。钝,刀刃不锋利。驽钝,比喻才能低下,平庸,自谦之词。

还于旧都,旧都,指西汉国都长安,东汉都城洛阳。蜀汉以“汉室”正统自命,故云“还于旧都”,意即统一中国。

诸葛亮认定,目前是出师北伐的最好时机,所以上表由他亲率大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并说,这是报答先帝和尽忠于你的职分。至于酙酌利弊,考虑取舍,则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了。

这是此一大段文字的头一层意思,具体说了诸葛亮自己怎样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并趁机又再次强调希望陛下任用贤臣。“北定中原,还于旧都”是刘备的一生目标,也是诸葛亮报恩的具体步骤。但他又担心自己出征后,后主无人辅佐,所以一方面竭力推荐贤臣,一方面又多方激励刘禅坚定意志,并期望真正能够“开张圣听”,依仗贤才治国。

第二层:临行前的嘱咐与要求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 祎、 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这里前边四句是说,请后主把攻打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我去完成;如果不能很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接着说,如果没人提出发扬帝德善政、振兴蜀国的建言,就去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并揭露他们的过失。兴德之言,即振兴发扬帝德善政的言论。一说,振兴帝业,宣扬圣德的意见。彰其咎,即公布他们的过失,使大家知道。

诸葛亮在表之最后,对陛下再次进言:应该自己筹划多多考虑怎样治国之道。并多多询问与集中那些理政治国良策,加以采纳。要牢牢记住先帝留给的遗诏。我被托付这样的重任,也十分感激不忘。遗诏,皇帝临死前留下诏书。此指刘备留给刘禅的遗诏。其中有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些话正与上文所说“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相一致。咨诹(zòu邹),询问。察纳,即审察采纳。雅言,正言,指正确合理的意见。

这节文字的最后三句,是此篇表奏的最末一层意思,有些版本将其别立一段,也未尝不可。这三句意思是——

如今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奏章,禁不住流下眼泪,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最后这句“不知所言”,是诸葛亮作为臣子的谦词,同时也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表中所说的话不一定都对。因此,不能只看作表表谦意的套语;也还有他的用意的。



****



对于这篇散体的表文,不拟再多说,这里,只想说一说它的感情色彩。

表,是一种公牍文,是古代应用文之一种,并非文艺作品,本来不以“感情”为要求。但是,诸葛亮这篇《出师表》,却具有浓烈的感情,文学味儿很厚。这是为什么?这要从作者与刘备、与刘禅的关系中去寻求答案。

首先,从诸葛亮与刘禅关系中去寻觅


此表是上给刘禅的,禅是君主,但是无能,却是自己受先主之托务必辅佐之君;亮是老臣,是开国元勋,是被“托孤”的长辈,却又是君主的臣下,这是一种复杂又密切的关系。这样,它就决定了诸葛亮在“表”中,既是臣对君的陈说、请求,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因此,在内容上,不但重在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要恭敬、谨慎,又要恳切真诚,充满殷殷嘱咐之意;在方式上,既要固守臣下对待君主之礼,又要用现身说法,谆谆诱导。这样,就使《出师表》,虽用公牍形式来表达,但却在字里行间充溢着感情色彩。

其次,从诸葛亮与刘备关系中去找


这种特殊关系,也使“表”不能不具有感情色彩。这是因为:第一,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两人有着共同奋斗目标,都为复兴汉室,大展宏图而奋不顾身;第二,两人有着极好的依赖关系。刘备说过,“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在临终时刘备“托孤”于诸葛亮,甚至要其子刘禅“事之如父”,直至说:如刘禅不才,“君可自取”。而诸葛亮呢,他一方面有感恩图报之心,一方面为能得施展抱负之机,也非常愿意跟随刘备“竭忠尽智”地干,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一种何等亲密而伟大的关系啊!

就是这种特殊关系,使作者在“表”中,不仅谈形势,传经验,说体悟,而且反反复复地提到刘备的“遗嘱”与“遗诏”,并且再三表明自己知恩图报的原因。这正是本表之所以充满浓烈感情的客观基础。这也使《出师表》这篇作品,从千万篇古代公牍文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代以文学作品传诵万世的由来。我们常可从历代诗人的诗歌中见到它——

唐代杜甫《蜀相》有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宋代陆游《书愤》有云:

“出师” 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

宋代文天祥《正气歌》又有云:

或为 《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清代王士禛《定军山诸葛公墓下作》有句云:

堂堂诸葛公,鱼水托心膂。二表匹谟训,一德追伊吕。



****



另外,在此附带说一个“热点”问题。

近年,有人要将诸葛亮从神坛上拉下来;还要把他的《出师表》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掉。这个问题比较重大,此处不便展开讨论,只录下一位教授的几段话,与大家共鉴。

教授首说诸葛亮其人——

……这个意思不管是什么人说的,也不管有多少人支持,我认为首先是这些朋友把历史上的诸葛亮和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给混淆了。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 中就没有把诸葛亮神化,而是明白无误地提到 “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即他是一位长于治国而拙于攻伐的贤相,是一位鞠躬尽瘁辅佐幼主的忠臣,指出他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政治家。然而,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到了民间,在口耳相传过程中,特别在说书艺人的口中,就慢慢演绎成一位 “智慧的化身” 了。……

史书中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实事求是的,并未神化。而小说中的诸葛亮则表达的是老百姓的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和一种寄托……想把文学系统中的诸葛亮从“神坛” 上拉下来,那是拉不下来的,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已经深入人心。而历史系统中又没有一个被神化过的诸葛亮,你又如何把他从神坛上拉下来呢?

再说诸葛亮的《出师表》——


《出师表》 作为诸葛亮的代表作,一篇流传了千百年的被历史证明了的优秀文本,难道小说神化了它的作者,就要把它从历史和文学史的名篇中撤下来吗? 至于说此文有“忠君” 思想等等,我不想多说。我只请问: 哪部、哪篇文学作品没有历史局限呢?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王权社会,没有忠君思想才怪呢! 屈原的 《离骚》 就有忠君思想。那时国与君是分不开的,要真正科学地把它们分清,那是今天才能做到的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