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人物·龚自珍
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出身于江南书香世族之家,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封建文化的传统教育。受家庭的熏染和师友的规训,龚自珍自幼即擅长考据之学,十二岁开始习诵《说文解字》,十六岁读《四库全书总目》,十七岁开始进行古文字学的研究。嘉庆十五年(1810),龚自珍十九岁,他第一次应顺天乡试,考取副榜第二十八名,二十七岁时,他第四次参加乡试,中了第四名举人。之后多次参加会试都不第,直到三十八岁时,才勉强中了第九十五名。二十年科场坎坷的遭遇,使他对清王朝的腐败、对科举制度的弊害有了痛切之感。这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当时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这种不满促使他更深入地观察社会,他不再沉浸于烦琐的考据之学,而把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政治联系起来。他研究了当代的典章制度和边境民族地理,作了《西域置行省议》和《东南罢番舶议》等,提出加强西北边疆和抵抗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议。他奋力驳斥当时一些官吏、绅士、幕客的投降论调,积极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表现了他渴望富国图强的思想。
同时,龚自珍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以浪漫主义的批判精神,向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抨击。龚自珍一生作诗很多,现存六百余首,其中有三百一十五首是他在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辞官返家过程中所作,总称《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对自己的前半生经历所作的小结,内容很丰富,是研究袭自珍思想和生平的重要材料。龚自珍还是著名的古文家,他打破了当时统治文坛的桐城派的清规戒律,秉笔直书,气势磅礴,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又有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散文《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和《病梅馆记》都是有名的篇章。龚自珍以诗文宣扬求新求变的主张,刺破清王朝“盛世”的假象,催促时代的觉醒,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鸣锣开道,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的启蒙者,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先驱。但是,龚自珍的思想亦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求新求变的愿望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治国方案在当时是无法实现。1841年,龚自珍在鸦片战争的炮火声中离开了人世,但他那呼唤风雷的诗文,他那指陈时弊、改革社会、振兴国家的伟大爱国思想,却至今发人深思,促人觉醒。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