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清代说唱文学·清代说唱文学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代文学的内容·清代说唱文学·清代说唱文学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说唱文学始被纳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以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影响最大,书中将宝卷、弹词、鼓词与子弟书、清代的民歌(小曲)列为专章,并给以极高的评价。其他陆续出版的专著有: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赵景深《大鼓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弹词考证》(商务印书馆1937)、陈汝衡《说书小史》(中华书局1936)及日本学者泽田瑞穗《增补宝卷の研究》(国书刊行会1975)等。更多的是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论文,它们多已结集出版,如:阿英《小说闲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1981年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陆续出版《小说二谈》《三谈》《四谈》,并以《小说闲谈》书名,出版四“谈”的合编本)、傅惜华《曲艺论丛》(上杂出版社1953)、关德栋 《曲艺论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新一版)、赵景深《曲艺丛考》(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本书收入上述《大鼓研究》《弹词考证》)、李家瑞《李家瑞通俗文学论文集》(王秋桂编,学生书局1982)、张长弓 《张长弓曲艺论集》(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及日本泽田瑞穗《中国の庶民文艺》(国书刊行会1990)等。这些前辈学者,或研究某种说唱文学形式的渊源、发展,或评论说唱文学作品,介绍新发现的资料等,奠定了清代说唱文学研究的基础。

1958年,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论〈再生缘〉》由香港友联图书编译所出版。书中提出:“取《再生缘》之书,与陈端生个人身世之可考见者相参会,钩稽乾隆朝史事之沉隐,玩味《再生缘》文词之优美,然后晃若知《再生缘》实弹词体中空前之作,而陈端生亦当日无数女性中思想最超越之人也。”并提出《再生缘》中塑造的人物孟丽君,“即其本身之写照”。1961年,郭沫若在《光明日报》接连发表系列研究《再生缘》作者、版本等文章,有许多人也参与讨论。

清代说唱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是在1980年之后。几部通史类著作,都对清代说唱文学有介绍,如倪钟之《中国曲艺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王文宝 《中国俗文学发展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薛宝琨、鲍震培《中国说唱艺术史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等。某些地区性的说唱文学,也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周良对苏州弹词的系统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苏州弹词旧闻抄》(江苏文艺出版社1983)《苏州弹词史话》(连载于《评弹艺术》第12—20集,1991—1996由新华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等;如叶春生《岭南俗文学简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对木鱼书(龙舟、南音)和潮州歌册的介绍,马紫晨《河南曲艺史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对河南坠子、鼓子曲的研究等。《中国曲艺志》各省、市卷对各地区的源于清代(或以前)的曲种的流变、传统曲目和演唱形态,都有较详细的介绍。它们对研究说唱文学的历史,提供了许多可贵的新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学者对某些说唱文学形式进行的专题研究。台湾学者陈锦钊1977年完成博士论文《子弟书之题材来源及其综合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上编” 分别介绍取材于通俗小说、戏剧、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通俗故事等方面的子弟书三百余种,对每种作品的版本、作者和内容作了简要介绍,更正了前人著录的疏漏;“下编”对子弟书的渊源、作家作品、演变、影响等做了系统的研究,末章专门补正《中国俗曲总目稿》(刘复、李家瑞编)、《子弟书总目》(傅惜华编)的疏漏。1982年作者出版《快书研究》(台湾明文书局),对源于子弟书的快书产生的背景、演唱的形态、体制、题材特色等方面作了系统研究,并在考订文献著录和现存文本的基础上,附载校点整理现存快书作品36种。此后作者又对“石派书”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计划最终完成对这一系列说唱文学形式的全面研究,并校点、整理出全部现存作品。

台湾学者胡晓真将清代妇女创作弹词定位作 “弹词小说”,1994年完成博士论文《弹词小说——女性的韵文小说传统》(“Lit-erary tanci: A Woman’s Tradition of the Narrative in Verse”,美国哈佛大学),开拓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1995年后,作者陆续发表论文,对《玉川缘》《再生缘》《笔生花》等弹词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论述了弹词小说与清代妇女的关系、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创作与阅读的过程、自传或自我表现与主体性等问题。1988年后,作者又对清初《天雨花》和《梦影缘》等弹词做研究,考察血缘家传、国族关怀与终极追求的错综关系;通过晚清弹词《四云亭》开展上海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女作家心灵世界与世变之际的关系; 将弹词小说置入叙事文学重新考察,并展开中国文学史上妇女参与小说创作的研究,这不仅对清代弹词,也对明清文化的研究有新的意义。作者的系列论文结集为 《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麦田出版社2003)。

台湾学者张继光对明清小曲的发展和作品进行了系统研究,1989年出版《〈霓裳续谱〉研究》(文津出版社),1993年完成博士论文《明清小曲研究》(中国文化大学)。

大陆学者车锡伦在系统整理宝卷文献(编纂《中国宝卷总目》),发掘有关宝卷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宝卷的渊源、产生、发展,佛教宝卷、明清教派宝卷和清及近现代民间宝卷的演唱形态,民间宝卷的文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已发表的主要论文和调查报告,大部分收入论文集《中国宝卷研究论集》(学海出版社1997)和《信仰、教化、娱乐——中国宝卷研究及其他》(学生书局2002)中。

大陆学者盛志梅2002年完成博士论文《清代弹词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上编《清代弹词的历史发展》,将文人创作弹词和民间说唱弹词的整理、改编文本,分四个时期分别介绍其发展概况和规律;下编《清代弹词艺术散论》,就清代弹词的雅化历程及其文学史意义、弹词文体的分化和案头化的过程、女性弹词中的女扮男装现象和清代弹词的江南文化特色做了探讨。书末附录作者新编的《清代弹词编年简目》和《弹词总目》。

说唱文学(包括清代说唱文学) 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确立说唱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要对各种说唱文学形式(体裁)的源流、发展、艺术特点,及其与其他与文学样式(如小说、戏曲)的关系做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应以作品(包括作家改编、创作的作品)的整理、研究将它充实起来。清代留存的大量说唱文学文本,还提供了社会政治、民族关系、民间信仰、民俗风情、民间语文等多方面的资料,其研究的空间很大,值得积极投入。

注释

② 此书所收,除小说研究的论文外,包括清代弹词、子弟书、小曲等方面的论文。① 此书在中国大陆最早由朱东润主编《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复刊号)、第八辑连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继之收入蒋天枢编辑整理的 《陈寅恪文集·寒柳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