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与地域文化·上古神话与中原文化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两汉文学与地域文化·上古神话与中原文化

上古中国的地域文化呈现出 “一个中心,四方边缘” 的格局。尽管远古文化多中心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毋庸置疑的是,黄河中下游即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重要发祥地的观点仍然是难以撼动的。中原文化无疑是上古中国版图上的强势文化。由中原文化的强劲实力产生的向心力,使得上古中国的文化场呈众星拱月之势。这一点,从上古神话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证。

谈到神话,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这样的经典论断:“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想象”是其中的关键词,对这个字眼的解读直接影响着对神话意义的理解。乌丙安先生在《简论神话系统》一文中指出:这里的“想象”不仅具有幻想性的艺术特征,而且具有宇宙观和认识论的特征,即神话是人类最早的系统思想。中国的上古神话亦可作如是观。所以,上古神话是想象力放纵的原野,更是理性和智慧的表征。既然如此,那么一个地域上古神话繁荣与否就可以反映出该地域文化的强弱,反映出该地域文化在大的文化格局中的地位高低。我们可以用这种内在联系来考察上古神话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中原地区的上古神话被有的学者称为“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是我国古典神话产生和流传的典型地区之一”。中原地区历史文化起源早,就目前了解的情况,举凡见诸历史典籍的上古著名神话在中原地区都有流传。

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一书中概括出人类各民族史前神话系统的两型四种原始母题。我们不妨把中原地区上古神话与之比对,从中可以看出中原神话是怎样充实而全面地反映出中原文化的强势特征的。

第一类型:天地开辟神话

第一种:解释大宇宙起源:中原神话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

第二种:解释天地之间各种自然现象起源:中原神话如盘古肢体化生、夸父逐日、羿与嫦娥、大禹治水、女娲芦灰止淫水、女娲育万物等。

第二类型:各民族和各种文明起源的传说

第一种:解释人类及本族始祖起源:中原神话如女娲捏土造人、女娲与兄(弟)滚磨成亲、盘古兄妹婚等。

第二种:解释人类文明(风俗、伦理、器用、技术):中原神话如黄帝的诸多发明、神农氏与农业、商伯盗火、商汤祈雨等。

可以看出,中原地区的上古神话可谓多姿多彩,同一母题下有不同的神话形象,不同的神话形象反映着相同的母题。其中女娲和盘古神话最为引人注目,这两者的功业集中于宇宙起源和人类自身蕃息这样重大的母题上。天地混沌,人类就无法诞育;绵延人类的伦理制度不确立,人类自身就会停滞不前。这两个神话形象的聪明才智,恰似两股巨大的合力撑起了中原文化,使之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有比较才有鉴别,把中原神话与其他四方神话做一简单比较,可以看到以下一些差异。

第一,题材上的差异。就原始母题覆盖的广度而言,四方神话不及中原神话;就神话反映的时间之古近和事类之博狭而言,中原神话从宇宙洪荒、人类起源谈起,直到社会伦理、组织结构、日常器用、生存技术等。而四方神话则时间较近,神异之事物和人物是其记载的主体。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西北犬戎说:“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有犬戎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

第二,神话形象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盘古、女娲的遗址遍布中原大地,他们是人类的尊神、始祖、创世英雄,而其他四方神话中几无如此至尊之神,而且不少都是中原之神的派生神或变形神。如《海内经》记南方苗族祖神:“南方……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山海经·中次十二经》云:“洞庭之山……帝(按,即尧)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第三,从影响的广度说,中原神话中的形象可以纵横天下,而四方神话中的形象则没有如此自由。如前所述四方有若干神即由中原之神派生或变形而来,盘古女娲同样也会出现在四方神话中;而四方地域之神则往往局于一隅。这是其一。其二,在四方神话中有不少都是与某一部落或民族的神话联系在一起,记人述异往往不出部落或民族的域限。造成如此差异的原因不外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悬殊。四方地域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生存条件有限,而且社会组织结构相对落后,属于后进地区。大量的奔波劳碌制约了四方先民的智慧提升,尤其制约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对自身的关注,而想像力的匮乏和对自我本源认识的茫然就导致了神话中重大原始母题的不足。相比之下,中原广阔的腹地、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则为先民创造智慧人生扩张想象世界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和闲暇,从而形成了地域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促成了上古神话和中原地域文化的互动共荣。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② 参见苑利 《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第247—25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③ 参见张振犁、陈江风《东方文明的曙光——中原神话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① 参见张振犁《中原神话流变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