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解语花》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汇评】
张炎《词源》卷下:昔人咏节序,不为不多,付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应时纳祜之声耳。所谓清明“拆桐花烂漫”,端午“梅霖初歇”,七夕“炎光谢”,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岂如美成《解语花》赋元夕云:(略)如此等妙词颇多,不独措辞精粹,又且见时序风物之胜,人家宴乐之同。
吴从先《草堂诗余隽》李攀龙批:上是佳人游玩,下是灯下相逢,一气呵成。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盖不欲转入别调也。“呼翠袖,为君舞”;“倩盈盈翠袖,揾英雄泪”;正是一法。然又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乃得。美成《元宵》云:“任舞休歌罢。”则何以称焉?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美成在荆南作,当与《齐天乐》同时。到处歌舞太平,京师尤为绝盛。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美成《解语花》后半阕云:(略)纵笔挥洒,有水逝云卷,风驰电掣之感。
陈廷焯《云韶集》卷四:因元宵而念禁城放夜,屈指年光,已成往事。此种着笔,何等姿态,何等情味。若泛写元宵衣香灯影如何艳冶,便写得工丽百二十分,终觉看来不俊。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后半阕念及禁城放夜时,有水逝云卷,风驰电掣之感。
俞陛云《宋词选释》:词因“元宵”而抚今追昔,分前、后段赋之,笔势流转,一往情深。张文潜序贺方回词,谓其“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虽欲已焉而不得者”。论者谓深得贺词之妙,余谓此词亦然。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花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花”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乔大壮批《片玉集》:古今传唱名作也。此从楚女而念都城,以异地而生情景,足见北宋词家境界。“年光”一转,见重大之笔。“马”韵,巧而重大。
吴世昌《词林新话》:下片“年光”两句,言年光依然如是,不同者只是情减。“飞盖”,乃用曹植诗。
蒋礼鸿《大鹤山人校本〈清真词〉笺记》:(“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花光相射”)郑(文焯)校:元本“绛”作“焰”,“红莲”作“烘炉”,“灯”作“花”。按:此写上元灯市所见也。宋人以红莲为灯。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词:“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夏臞禅师《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云:“‘红莲’,谓灯,与前首‘芙蓉’同。(礼鸿按:白石同调“元夕不出”词云:“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欧阳修《六一词》,《蓦山溪·元夕》:‘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郭应祥《笑笑词》,《好事近·丁卯元夕》:‘不比旧家繁盛,有红莲千朵。’张镃《南湖诗余》,《烛影摇红·灯夕玉照堂梅花盛开》:‘柳塘花院,万朵红莲,一宵开了。’”苏轼《四十年前元夕与故人夜游得此句》诗:“午夜朦胧淡月黄,梦回犹有暗尘香。纵横满地霜槐影,寂寞莲灯半在亡。”亦足相证。作“烘炉”,则于情事不切矣。
【附录】
方千里《解语花》:长空淡碧,素魄凝辉,星斗寒相射。凤楼鸳瓦。天风动,冉冉佩环高下。歌清韵雅。对好景、芳樽满把。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千斛明珠照夜。况人如图画,明艳容冶。绣巾香帕。归来路,缓逐杏鞯骄马。笙歌散也。愁万炬、绛莲分谢。更楼残,惊听西楼,吹小梅初罢。
杨泽民《解语花》:星桥夜度,火树宵开,灯月光交射。翠檐铜瓦。相辉映、隐隐绛霞飘下。风流艳雅。向柳陌、纤纤共把。筵宴时、频酌香醪,宝鸭喷沈麝。已是欢娱尽夜。对芳时堪画,条倡叶冶。鸳灯诗帕。嬉游看、到处骤轮驰马。十千换也。惟好事、寸心难谢。听九衢、三市行歌,到晓钟才罢。
陈允平《解语花》:鳌峰溯碧,贝阙缘云,桂魄寒光射。凤檐鸳瓦。星河际、缥缈绣帘高下。笙箫奏雅。爱雪柳、蛾儿笑把。琼佩摇、珠翠盈盈,迤逦飘兰麝。陆地金莲照夜。富绮罗妆艳,春态容冶。笼纱鞍帕。香尘过、禁陌宝车骄马。游人静也。东风里、万红初谢。沈醉归、残角霜天,渐落梅声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