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必据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论①必据迹②。
【注释】①论:立论,提出论点。②迹:事迹。
【释义】论点的提出必须根据实际事迹。
【点评】这是研究学问最基本的要求。
参考文献
欧阳修《或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者之难得,所从来久矣.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人心不能无蒙蔽,蒙蔽之未彻,则日以陷溺.诸子百家往往以圣贤自期,仁义道德自命,然其所以卒(猝)畔(叛)于皇极而不能自拔者,盖蒙蔽而不自觉,陷溺而不自知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译文与赏析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朝骋鹜乎书林兮,夕翱翱乎艺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致知力行,惟在于实.一有不实,则不能造其极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说书穿凿,选文诡异,最误后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而未有所知者,譬犹人之方醉也,亦何所不至?及其既醒,必惕然而耻矣.醒而不以为耻,末如之何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毋剿说,毋雷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儒者最忌二事,有门户,有架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我以彼为小人,彼亦必以我为小人,此定理也.彼以我为伪学,我既以为不是,则我以彼为小人,彼又安肯是我哉?彼此不相为是,其又安所定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既学而有先以功业为意者,于学便相害;既有意,便穿凿创意作起事也.德未成而先以功业为事,是代大匠斫(zhuo浊),希不伤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又有专于博上求之,而不反其约;今日考一制度,明日又考一制度,空于用处作工夫,其病又甚于约而不博者.要之,均是无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一二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译文与赏析
-
为学心难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译文与赏析
-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之于学,避其所难而姑为其易者,斯自弃也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求诸心,故昬(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译文与赏析
-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
行己有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学莫轻说效验,才求效验,即是助长,只一味勿忘,久之自然有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卑贱贫穷,非士之耻。》译文与赏析
-
《不晓廉耻,衣冠狗彘。》译文与赏析
-
《笃信而不好学,是好古而不敏求,虽信之笃,终无实得于身,从何得受作用处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