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兰斯磬,如松之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似兰斯①磬②,如松之盛③。
【注释】①斯:这样。②磬:香。③盛:茂盛。
【释义】像兰花那样芳香,如松树那样茂盛。
【点评】比喻人的品格应该像兰花与松树那样高洁。
参考文献
周兴嗣《千字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知学之人,能与闻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即贤耶,虽仇必举,亦不以其尝有德于己焉,而嫌于酬之也;即不肖耶,虽亲必斥,亦不以其尝有恶于己,而嫌于恶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尚德行者,必恶凶险之类;务公正者,必无邪佞之朋;保廉洁者,必憎贪冒之党;有信义者,必疾苟且之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赌近盗,淫近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可因人之学识浅陋、气象粗疏,便生鄙薄.才有鄙薄之心,在我便是浅陋、粗疏,去彼几何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家且未正,焉能正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之威仪,须臾不可不严整,盖有物有则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巧言虽美,用之必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功十而过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过则勿惮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青山爱我,我爱青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多权者害诚,好功者害义,取名者贼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待人,必须和颜悦色,不得暴怒骄奢,年老务宜尊敬,幼辈不可欺凌,此为良善忠厚》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chixiao吃肖).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圣经贤传,屏而不省,要妙之义,无自可寻;非先生好之乐之,味于众人之所不味,务张而明之,其孰能勤勤绻绻若此之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君子非无怨也,不报怨也;非不报怨也,以直报怨也.苟其人可恶而可去,则报之以可恶可去之道焉;苟其人可好而可用,则报之以可好可用之道焉.其恶而去之也,好而用之也,直也,合天下之公是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枕流,欲洗其耳;漱石,欲砺其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利剑不可近,美人不可亲;利剑近伤手,美人近伤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粉饰以自矜者,娼优之丑态.贬人而扬己者,牙侩(kuai快)之用心.今之不为倡优牙侩者,亦鲜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因循”二字,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择交不慎,则必导以骄奢淫荡之事,诱以贪利黩货之谋,而家风隳(hui灰),人品坏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义烈发于血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聪明不可用尽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聪明蔽塞,推行谬误,人之所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言者,心之声也.观其言,即可以知其人.贤者多言义,庸人多言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著是去非,改过迁善,此经语也.非不去,安能若是?过不改,安能迁善?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自谓知非而不能去非,是不知非也;自谓知过而不能改过,是不知过也.真知非则无不能去,真知过则无不能改.人之患,在不知其非不知其过而已.所贵乎学者,在致其知,改其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知言则能知人,如持权衡以较轻重,锱铢不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造桥梁,修道路,乐善好施,乡人怀其德》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断而敢行,鬼神避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勇莫勇于自制其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男儿须挺然生世间.》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名心澹在如黄菊,诗旦清求似白鸥》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不为众誉而加喜,不为众毁而加戚,其过人远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不以形迹疑人,亦不以言语信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谓学已足,大海难掬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