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家有弊帚①,享②之千金。
【注释】①弊帚:旧笤帚。②享:珍惜。
【释义】家里的旧笤帚,也当作千金之物一样珍惜。
【点评】自家的东西,样样都爱惜。
参考文献
《文选·论上》引魏文帝《典论·论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家丑不可外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一天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子弟僮仆有与人相争者,只可自行戒饬,不可加怒别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恕之一字是个好道理,看那推心者是甚么念头.好色者恕人之淫,好货者恕人之贪,好饮者恕人之醉,好安逸者恕人之惰慢,未尝不以己度人,未尝不视人犹己,而道之贼也,故行恕者不可以不审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江海无不受,故长为百川之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身也者,万事之所由立,百行之所由举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婚姻论财,夷虏之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世之人,闻称人之善,辄有妒心;闻称人之恶,辄有喜心.此天理忘而人欲肆者也.孔子所恶,恶称人之恶;孔子所乐,乐道人之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婚姻,祸福之阶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译文与赏析
-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趋人之急,甚于己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驰马思坠,挞人思毙,妄费思穷,滥交思累,先事预防之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译文与赏析
-
《忍痛易而忍痒难,忍哭易而忍笑难,忍愁苦易而忍欢娱难,忍贫贱易而忍富贵难,忍于威武易而忍于柔媚难,忍于怒骂易而忍于嘻笑难.惟难忍也,是所贵乎忍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己是而彼非,不当与非争;己非而彼是,不当与非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译文与赏析
-
祸不入慎家之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恭敬辞让,本非两事.舍让而言敬,则空虚无所著,虽日言敬,而去礼愈远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其国者从其俗,人其家者避其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为子孙计者,当戒以忿怒致争.忿怒致争,其初甚微,其祸甚大.语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此之谓也.性犹火也,方发之初,灭之甚易,既炎则焚山燎原,不可扑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有钱常记无钱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文与赏析
-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说人之短,乃护己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士之闲居,无故不去琴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俭葬,古人之美节;侈葬,古人之恶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失火之家,岂暇先言大人而后救火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恕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不道亦思过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宁给饥人一口,不送富人一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