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集
名句
主题
诗人
诗塾
品诗文网
至理名言
齐家名言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①
。
【注释】①凶灾:灾害。
【释义】节省费用储存物资,用来防备突然发生的灾祸。
【点评】对于灾害,要做到有备无患。
参考文献
《后汉书·章帝纪》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长按关注
推荐阅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译文与赏析
《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不道亦思过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家用不给,只是以俭,不可搅乱心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为教,于家有百世之规,而不以一时之所遇为兴替.》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可好胜,作炫耀事,靡费财力至窘乏时,悔无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大凡别事,人都强得,惟识量不可强.今人有斗筲(shao烧)之量,有釜斛(hu胡)之量,有钟鼎之量,有江河之量.江河之量亦大矣,然有涯,有涯亦有时而满.惟天地之量则无满.故圣人者天地之量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四马不和,取道不长;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家室大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与赏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与赏析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以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译文与赏析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心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惧乱所以保治,戒亡所以获存.》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谨于言而慎于行。》译文与赏析
《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胸中逼窄,不能容物,只是名利心未除.利心在,则一切利害得以动我,又何以观天下之理而顺万物之应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见小人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夏不衣裘,非爱裘也,暖有馀也;冬不用箑,非爱箑也,清有馀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有毁我诮(qiao俏)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智必质,然后辩之;虽能必让,然后为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逊而不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i夕),和乐且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器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怀与安,实败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得闭口时须闭口,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待人当宽而有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身修,则家可教矣;孝、弟(悌)、慈,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然而国之所以事君事长使众之道不外乎此.此所以家齐于上,而教成于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譬如农夫是穮是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丧贵致哀,礼存宁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小不忍,则乱大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与赏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完以平而后加石木焉,故其为室也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善人者,人亦善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世称清白之家,匪苟焉而可承者.谓其行己唯事乎布素,教家克尚乎简约,而交游一本乎道义.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凡孝友廉节,当为之事,大有关于家声者,竞则从之.而长幼尊卑聚会时,又互相规诲,各求无忝(tian腆)于贤者之后,是为真清白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以享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己是而彼非,不当与非争;己非而彼是,不当与非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