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集
名句
主题
诗人
诗塾
品诗文网
至理名言
教育古训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句子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严于责己类名言句子
看到想占取的东西, 就想想人应知足来警戒自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长按关注
推荐阅读
《夫学业在勤,功庸弗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人不爱淡,却只爱热闹.人须要用不肯不用,须要为不肯不为.盖器有大小,有大大器底人自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智者之举事必因时,时不可必成,其人事则不广(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bi闭),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gu鼓)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二字,原自外面得来.盖学问之理,虽全于吾心,而学问之事,则皆古今名物,人人而学,事事而问,然后此心与道方浃洽畅快.若怠于考古,耻于问人,聪明只自己出,不知怎么叫做学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而不化,非学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莫厌辛苦,此学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齐都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绵,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xia狭)也.使材士未尝见,巧女未尝为,异事诡手,暂为卒(猝)睹,显露易为者,犹愦愦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爱而不教,禽犊之爱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师弟子者以道相交而为人伦之一……故欲正天下之人心,须顺天下之师受.主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或读书、或处事、或论人物,必求其是处,便是格物致知之功.盖是者天理也,非者人欲也.得其是,则天理见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姑口烦,妇耳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先生尝问一学者:“若事多放过,有宽大气象,若动辄别白,似若褊(bian贬)隘,不知孰是?”学者云:“若不别白,则无长进处.”先生曰:“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合时宜,遇事触忿,此亦一病,多读书则能消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每见人家子弟,父兄未尝著意督率,而规模动定,性情好尚,辄酷肖其父,皆身教为之也.念及此,岂可不知自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苟遍读五经,略通史鉴,天下之事,自可洞然,患在为声利所迷而不悟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zhi治)遐必自弥(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虎至猛也,可威而服.鹿至麤(cu粗)也,可教而使.木至劲也,可柔而屈(曲).石至坚也,可柔而用.况人含五常之性,有善可因,有恶可攻者乎?人之所重,莫重乎身,贵教之道行,士有仗节成义死而不顾者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姑息者养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和气平心,发出来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疾风迅雷,暴雨酷霜,伤损必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主静,可以善动.》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不知止,而谓其能虑能得,吾不信也.人不自知其为私意私说,而反致疑于知学之士者,亦其势然也.人诚知止,即有定论,静安虑得,乃必然之势,非可强致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学而善思,然后可与适道.思而有所得,则可与立.立而化之,则可与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唯贤者学于圣人,圣人亦相因而学也.孔子因于文武,文武因于成汤,成汤因于夏后,夏后因于尧舜.故六籍者,群圣相因之书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容体不足观,勇力不足恃,族姓不足道,先祖不足称.然而显闻四方,流声后胤(yin印)者,其唯学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枸木必将待櫽栝(yinkuo隐扩)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long龙)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圣人于文章不讲而学,盖讲者有可否之疑,须问辨而后明.学者有所不知,问而知之,则可否自决,不待讲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是忌太真.今子弟受父兄之责,尚有所不堪,而况他人乎?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此语不止全交,亦可养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hun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苟有其才,虽屠钓奴虏之贱,圣皇不耻以为臣;苟非其才,虽三后之胤(yin印),自坠于皂隶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churao除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成功而弗矜,贵富而不骄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择天下德义可尊者,立为太学之师;又拔天下英尤奇特之士,萃于太学之中,教以明礼达用、修己治人之术.迨(dai待)其学成,而布之天下,以广其教泽,庶乎大道日明,圣学日广,而人才日有所成就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用功如远行,迟半日则程途少半日.进道若登塔,上一层则识见高一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干天下之事者,智深、勇沉、神闲、气定,有所不言,言必当,有所不为,为必成,不自是而露才,不轻试以倖功,此真才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多以老成则不肯下问,故终身不知.又为人以道义先觉处之,不可复谓有所不知,故亦不肯下问.从不肯问遂生百端欺妄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先王之取人也,必于乡党,必于庠序,使众人推其所谓贤能,书之以告于上而察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教化,所恃以为治也,刑法所以助治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初学难而后易者,有初学易而后难者,因其序则皆可使之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此言贵因人知而加知之,不贵独自用其知而知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