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注释】哀哀:可怜的。
【释义】可怜的父母,生我养我是多么地劳苦。
【点评】能够体会到父母辛苦的人,才能对父母孝顺。
参考文献
《诗经·小雅·蓼莪》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故为人子者,当思木本之源,须重慎终追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子之于父,弟之于兄,犹卒伍之于将帅,胥吏之于官曹,奴婢之于雇主,不可相视如朋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凌人者,人亦凌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万物有丑好,各各一姿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庶人将昌,必有良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毋曲事要势以蕲进身,若吾奋节至秉旄钺,岂因人力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相凌侮,勤学行,守基业,修闺庭,尚闲素,如此足无忧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酒所以行礼、养性命、为欢乐也,过则为患,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忠孝之于人,如衣与食,不可斯须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文不可不学,勿作文士;诗不可不学,勿作诗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之行,不为骄侈,不为靡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憎,恶而知善,动念宽恕,审而后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随家丰俭,得以充饥便自足矣。门外穷人无数,有尽力辛勤而不得一饱者,有终日饥而不能得食者,吾无功坐食,安可更有所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帅人以正,谁敢不正;敬人以礼,孰敢不礼。使人必须先劳后逸,先功后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德者皆由俭而来,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所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妬者离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丧礼贵哀,佛事徒为观看之美,诚何益,不若节浮费而依古礼,施惠宗族之贫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夜卧不眠,常须息心定志,勿妄筹画无益之事,及起邪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言思乃出,行思乃动,勿辄有毁誉,勿轻论得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闻人之过,耳可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圣人闻谏若味甘,愚者得谏若食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知子莫若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妬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敬身而教子,庶乎可以不辱其所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子弟毋侈,毋急利,毋入城市,毋传述时事。务耕田读书,惟许学医,亦毋取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为苛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