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
出处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敩,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
译文
圣贤的书籍,教诲人们要忠诚孝顺,说话要谨慎,行为要检点,建功立业使美名远扬,所有这些都讲得很全面详细了。而魏晋以来的一些诸子书籍,类似的道理重复而且内容相近,一个接一个互相模仿学习,这好比屋下又架屋,床上又放床,显得多余无用了。我如今之所以要再写这部《家训》,并非是敢于给大家在为人处世方面作什么规范,而只是用来整顿家风,教育子孙后代。同样的言语,因为是所亲近的人说出的就相信;同样的命令,因为是所佩服的人发出的就执行。禁止小孩胡闹嬉笑,那师友的训诫就不如保姆的指挥管用;阻止俗人打架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管用。我希望这《家训》能被你们所遵信,总比保姆、妻子的话来得贤明。
名句解读
为人要忠诚孝顺,说话要谨慎,行为要检点,建功立业,扬名万里,这是圣贤的教诲。它谆谆告诫我们要守道尊德,发扬儒家的忠孝仁义精神,立身扬名,成为于国于家有用之人。
经典故事
百行德为首,德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古圣先贤十分注重修身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立德对事业的重要性。立德要做到忠孝两全,要言行谨慎,要有所作为,西汉“万石君”一家堪称楷模。
“万石君”是汉景帝刘启对石奋的戏称。石奋一生历汉高祖、汉惠帝、高后、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数朝,他没有学问,但恭敬谨严无人能比。他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太中大夫。汉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到了二千石的大官。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荣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于是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石家能得到天子如此的赞赏褒奖,靠的是父子五人个个都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司马迁称颂道:石家孝敬严谨的门风闻名于全国,即使像齐鲁这种礼仪之乡生来好礼的儒生们,都自认为比不上他。
石奋一生的富贵荣禄就是靠恭顺得来的,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也时时教育儿孙们尊礼孝敬,直到老迈也不改初衷。
告老还家后,石奋仍严格按要求每年定期来朝见皇帝。他每次路过宫门的双阙时,都要下车小步趋身恭敬地走过,甚至看见皇帝銮舆的空车马,他也要谦卑地行礼致敬。皇帝有时打发人给他送来一些食品,石奋一定要跪在地上叩头后趴着吃,就好像皇帝站在他面前一样。
在家里,石奋与儿孙们也是依礼行事,一丝不苟。在外当官的儿孙们回家探亲,他一定要穿好朝服才见儿孙,从来不直接叫他们的名字。儿孙们有了过失,他从来不会直接责备他们,而是自个儿坐到桌子旁,不言不语也不吃饭,直到儿孙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并让长辈领着来认错,表示坚决改正,石奋这才肯吃饭。
因为言传身教的关系,石奋的儿孙们都很孝顺,尤以长子石建为著。石建的恭谨甚至超过了其父。石建任郎中令,是天子的近臣,有事应该向皇帝说,他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得非常恳切;到了朝廷上晋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
回到家里,石建是个标准的孝子。石建已经鬓发斑白了,父亲石奋仍然健在,于是石建每隔五天就回家探望一次老父亲。石建进家门的头一件事就是到下人们住的地方,悄悄询问父亲的身体情况,然后将父亲换洗的内衣搓洗干净,晾干后再交给下人,并从不让老人知道这件事。父亲石奋去世,石建伤心痛哭到快晕厥过去,无法站立,只有拄着拐杖才能走路。
石奋一生恭顺、谨严,悉心奉君,他遵循严格的家法、礼规治家教子,获取了高官厚禄,同时也赢得了家族孝贤的美名,是良好的德行成就了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