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出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作“性”,顺着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名句解读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的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中庸”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代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做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自然的,所以叫作“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作“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经典故事
宋代苏洵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作为一名将领,首要的是控制好自己的“心”,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或者麋鹿突然从旁边跃出,仍然保持从容镇定,这样才能谈得上控制战场局面,取得最后的胜利。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东晋的军队数量远远比不上前秦,东晋都城建康一片震恐。丞相谢安认为,敌我兵力虽然悬殊,可是敌军孤军深入,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并不太强,东晋以少胜多是完全可能的。他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万前去抵御。
谢玄心中忐忑,临行前向谢安询问对策,谢安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经安排好了。”便绝口不谈军事。谢玄心中还是没底,又让张玄去打听。谢安仍然闭口不谈军事,却拖着他下围棋。张玄的棋艺本来远在谢安之上,但此时兵临晋境,张玄沉不住气,谢安则神气安然,结果张玄输在谢安的手里。
果然,东晋军队利用前秦军心不稳的弱点,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敌军。当捷报送到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憋不住问他,谢安淡淡地说:“没什么,小儿辈大破贼。”(因为谢玄等是谢安的子侄辈)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以后,谢安不再抑制心头的喜悦,进屋的时候,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也没发觉。
谢安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在强敌压境的危急关头,不害怕、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放纵自己的情绪无济于事,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谢安的高明之处是把情绪控制在了合适的范围,所以才取得了成功,在乱世之中既保全了自己,又保护了国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