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赏析|译文|出处|解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出处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礼记·大学》

译文

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是所谓的一句不恰当的言论就会坏事,一个贤能的人就能安定国家。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名句解读

《大学》反复强调以身作则是立身处世之本,要求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这些待人接物的思想并不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彩。作为君子,既要内求心灵、人性的稳定,又要外求社会、风俗等有流转变化。既是对“欲治其国者”的告诫,也是对“恕道”的阐发,可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作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参照。

经典故事

萧何、曹参二人同是沛县人。萧何在沛县县衙当主吏,曹参当狱掾。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身份保护他。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刘邦以官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官员们都奉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刘邦起事做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助手督办公务。刘邦领兵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治理关中和巴蜀,安抚民众,发布政令,供给军队粮草。楚汉相争时,刘邦多次弃军败逃而去,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补充军队的缺额。

平定天下后,刘邦论功行赏,但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都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数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反倒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功人)。”

在评定位次时,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高祖封萧何为酂侯已违背了群臣的意愿,所以在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反驳大家,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次。至此,萧、曹二人有了嫌隙。《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稍有不同,说萧何一向和曹参不睦)。

但到萧何病重时,他向孝惠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临终时,孝惠帝亲自去探视病情,趁便问道:“您如果故去了,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我死也不遗憾了!”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汉史上曹参与萧何齐名,“萧规曹随”遂成为历史上的佳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