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书名言警句大全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转引自 《读书与成才》
只有书背与封面才是那本书最好的部分——这样的书,世上何其多!
〔英〕狄更斯《奥列佛尔》
不值得看两次的书,也不值得看一次。
〔英〕威尔考克《随笔》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英〕弗·培根《人生论·论读书》
滥读书的结果是有害于科学的研究的。
〔法〕卢梭《爱弥儿》
每个知道读书方法的人,都有一种力量可以把他自己放大,丰富他的生活方式,使他的一生内容充实,富有意义,而具兴味。
〔法〕莫洛阿《书卷长留伴一生》
读之再读。你准会觉得奇怪,昨天不懂的东西,今天竟完全懂得了。
〔法〕雷纳尔《日记摘录》
书也和人一样,有好的也有坏的。……精神和理性要求好书出版,顽固的迷信则反对出版好书:它要想支配宇宙,因而对于宣传愚蠢最感兴趣。
〔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
〔美〕爱迪生 转引自 《名人格言》
文化只有程度的不同,但是文化程度可以表现为无止境的。如果人被看作是有理性的感性生物,文化就是达到人的终极目的、达到完全自相一致的最终和最高手段; 如果人被看作是单纯的感性生物,文化本身则是最终目的。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第1讲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精密的知识。我们对该题目越熟悉,理解的能力就越增加,读到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首。
〔德〕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
〔德〕叔本华《论文集·读书与书籍》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再涂抹的黑板一样。
〔德〕叔本华《论文集·读书与书籍》
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
〔德〕叔本华《论文集·读书与书籍》
不好的读物,就像一扇沾满油污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什么也看不清。
〔俄〕苏霍姆林斯基 转 引自《外国名言一千句》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俄〕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俄〕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
必须根据要研究的问题来选择极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的书籍。
〔俄〕克鲁普斯卡娅 转 引自《自我教育问题》
在无需细读的时候,学会略读的技巧是很有帮助的。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特别意义的部分。
〔澳〕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精读一本书,深深挖掘下去,就能寻根求源,探得其中之奥妙。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读书不光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和读者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去塑造人生。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汉) 刘向《说苑》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魏书·王肃传》引《魏略》
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宋) 黄庭坚《李畿仲帖》
心解则求义自明,不心字字相校。譬之目明者,万物纷错于前,不足为害;若目昏者,虽枯木朽株,皆足为梗。
(宋)张载《张子全书·义理》
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
(宋)张载《张子语录·语录中》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 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已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已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宋)张载《张子全书·义理》
看文字,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没人情,直要做到底。若只恁地等闲看过了,有甚滋味! 大凡文字有未晓处,须下死工夫,直要见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
(宋)朱熹《朱子语类·学四·读书法上》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朱子语类·学五·读书法下》
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锐,渐渐相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10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宋) 朱熹《学规类编》
学者读书,务要穷究。
(宋)朱熹《朱子类语辑略》卷2
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语录》上
读书要玩味。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14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宋) 苏轼《又答王庠书》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
(明)薛瑄《读书录》卷2
读史最有益。
(明)薛瑄《读书续录》卷5
观书惟宁静宽徐缜密,则心入其中,而可得其妙。
(明)薛瑄《读书录》卷2
读书之久,见得书上之理,与自家身上之理,一一契合,方始有得处。
(明)薛瑄《读书录》卷7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明) 鹿善继《四书说约》
士人读书,第一要义,有志,第二要义,有识,第三要义,有恒。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家书·家训一》
凡读书,每处必求其实,自然有益。
(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愿学记》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火。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
(清) 郑燮《自序》
读书须是体贴在自己身上,则读一句得一句之力,读一章得一章之力,方为真实读书,方于自己有益。
(清)张伯行《困学录集粹》卷1
读书即是立德。
(清)王晫《今世说》卷7
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
(清) 张潮《幽梦影》
读书遇古人疑难大事,先须掩卷静思,如我处此,何以措置,然后看将下去,方知古人得失,学识方有长进。不然,一直看去,古人自古人,我自我,有何益处。
(清)汤斌《汤子遗书·语录》
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
(清) 张英《笃素堂文集·聪训斋语》
知识分子接受前人的经验,主要靠读书。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必须多读书,多读书才可以增益见闻。
徐特立《徐特立文集·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
为了功利实用的目的去读书,境界已经差了,如果再为虚荣去读书,那就更是最大的错误。
罗兰《罗兰小语》
一个人读书,并不只是为了将来找工作赚钱,一个人除了维持生活之外,还应该为自己的生命找出一点更鲜明的意义。
罗兰《罗兰小语》
读书不是要应付考试,不是要敷衍外来的要求,却是要满足内心的需要,充实自己的生活。
李霁野《给少男少女·读书与生活》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因此,选择书很重要。不加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有用处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就是浪费时间。
王力 转引自 《学人谈治学》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一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耘人。诗或好李,或好杜,文好或苏,或好韩,各人要凭良知,读其所好,然后所谓好,说得好的道理。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则或系汝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果然汝是而人非。学力未到,等过几年再读,若学力已到而汝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汝同情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 《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见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此乃刘知几之读书胆识。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满口烂调,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林语堂《翦拂集大荒集·论读书》
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教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
庄子亦好,荀子亦好,
苏东坡亦好,程伊川亦好。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心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人一新世界。
林语堂 《翦拂集大荒集·论读书》
殊不知读书须求气质相合。人之气质各有不同,英人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因为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
林语堂 《翦拂集大荒集·论读书》
开卷有益,是古人奖励读书的一句成语。从前读到一册坏书,读后每觉得为古人所欺; 现在多读了一点智识,反过来又觉得古人的不我欺了。总之,好书读了,原有所得,就是可以知道它的好处在那里,可是坏书读了,而知道它的坏的原因与地方,岂不也是一得?从前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也不一定是从正的一方面着想,反过来在负的一方面,也何尝不可以为鉴戒。因此,从前是非有定评之书不读的,现在却马勃牛溲,一例的都想看看了,这大约总也是一种进步的现象。
郁达夫《高楼小说:九说开卷有益》
理解一个人的著作或一个人的思想,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艰深的作品和深刻的作者。然我们于不易之中,能刻苦求得出一种理解时,研究的乐趣也因而加倍。年轻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概; 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人的评论以自囿,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青年人最容易传染的一种通病。
郭沫若《雅言与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