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书名言警句大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书名言警句大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开篇玩古,则千载共朝;削简传今,则万里对面。记善则恶自削,书贤则过必改。

——[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序》



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北齐]颜之推《勉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

——[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唐]柳宗元《三赠刘员外》



愿尔一祝后,读书日日忙。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赵恒《劝学文》



读书趋简要,言说去杂冗。

——[宋]欧阳修《送焦千之秀才》



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

——[宋]张载《张子全书·语录中》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归》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杂说·送张琥》



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须耕种自然收。

——[宋]苏轼《读书歌》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宋]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尔。

——[宋]黄庭坚《山谷别集·答苏大通》



今人读书,务广而不求精。刻苦者迫切而无从容之乐,平易者泛滥而无精约之功,二者之病虽殊,然其所以受病之源,则一而已。

——[宋]朱熹《穷理第三》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

——[宋]朱熹《穷理第三》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 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宋]朱熹《读书法上》



大抵为学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余,须用无书不读,无不究竟其义;若年齿向晚,却须择要用功,读一书,便觉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会,须沉潜玩索,究极至处,可也。

——[宋]朱熹《总论为学之方》



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宋]朱熹《读书之要》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读书之要》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宋]朱熹《学规类编》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宋]朱熹《性理精义》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教化》



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宋]朱熹《文集·答陈师德》



所读书太多,如人大病在床,而众医杂进,百药齐下,决无见效之理。

——[宋]朱熹《文集·答吕子约》



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陆九渊《语录上》



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

——[宋]陆九渊《语录下》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宋]陈善《扪虱新语》



丛天下之书而聚之,是谓藏书,藏而不读,不如不藏,读而不精,不如不读。

——[元]方回《桐江续集·丛书堂记》



多藏书而不善读,虽万卷吾以为不足;善读书而不多藏,虽一卷吾以为有余。

——[元]方回《桐江续集·丛书堂记》



读书之久,见得书上之理,与自家身上之理,一一契合,方始有得处。

——[明]薛瑄《读书录》卷七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明]于谦《观书》



读书能使人寡过,不独明理。

——[明]吕坤《呻吟语·问学》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道理不明,好人终做不成,惰与傲之习气未除也。

——[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清]汪琬《尧峰文抄·传是楼记》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

——[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示大儿定征》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能读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善果为难。

——[清]张潮《幽梦影》



圣贤为学,虽不废书,实不专于书。

——[清]王懋竑《穆堂别考·古训考》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清]郑燮《赠国子学正侯熹王番弟》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善读书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清]郑燮《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跋》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清]袁枚《随园诗话》



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

——[清]袁枚《随园诗话》



物在天地间,有散也有聚;惟有书藏胸臆间,鬼难风灾吹不去。

——[清]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题蒋元葵进士藏书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清]钱泳《履园丛话》



士人读书,第一要义,有志,第二要义,有识,第三要义,有恒。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家书·家训一》



读书不必急求进功,只要有恒无间,养得此心纯一专静,自然所学日进耳。

——[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家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清]徐洪钧《书怀》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清]周希陶《增广贤文》



肯读书自有工夫,不肯读便无工夫。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



知古知今,是谓通才。能如是随处留心,斯与读死书者有异矣。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



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必须多读书,多读书才可以增益见闻。

——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



要专门读通一些书,这就是专精,也就是深入细致,要求甚解。

——陈垣《时不待人,努力读书》



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



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作为研究,看看也不要紧,不过深入之后,就容易受其浸润,和现代离开。

——鲁迅《书信集·致刘炜明》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



读思想的书如听讼,要读者去判分事理的曲直;读文艺的书如喝酒,要读者去辨别味道的清浊。

——周作人《古书可读否的问题》



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多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哪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钊《工读》



书是死的,自然是活的。读书是间接的求学,读自然书乃是直接的求学。只知道书不知道自然的人是书呆子。

——李四光《李四光传》



单读一种的书或一个人的文章,必易被那所读的书或文所拘牵,所局限,既不能有富足的蓄积,也容易传染了著者用词的癖性。

——陈望道《词底蓄积》



活的书只可以活用而不可以死读。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革命,用活书去树立一个比现在可爱可敬的社会。

——陶行知《新旧时代之学生》



理解不足,只好精读,只好深思,换句话说: 便是只好待时。待到自己的经验足时,终有彻底理解的时期出现。

——郭沫若《雅言与自力》



人是活的, 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 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 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游太湖蠡园为游人题词》



第一,“担心他的出乎我之外”;第二,“担心我的出乎他之下”。有这担心,一定可以学得上进。

——梁漱溟《朝话》



所见要真,所闻要切,所感要深,所思要透。

——叶圣陶《临摹与写生》



求知识的门径很多,如实验、观察、游历、交友、从师,以及读书都是,但是要算读书为最经济。

——杨贤江《青年修养与青年教育·论读书法》



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和大发明家,都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回出来。

——郁达夫《人与书》



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复萌,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人的落伍,迂腐,冬烘,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

——林语堂《论读书》



读书,所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林语堂《论读书》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活动,向来算为清高。

——林语堂《论读书》



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

——林语堂《论读书》



读书不可以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读书是至乐的事,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法朗士也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什么才叫做真正读书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兴趣到时,拿到书本就读,这才叫真正的读书,这才不失读书之本意。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



读书应取其性情相近者而精读之,才容易于见解思想上有所启发,如此时久日渐,自然也可有成就。

——林语堂《<大荒集>自序》



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其他多方面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茅盾《谈独立思考》



把生活经验看成万应灵药,不要从书本上得知识,那就好比丢掉罗盘不用,硬要暗中摸索,傻劲固然可佩,但亦何必。

——茅盾《个性问题与天才问题》



在社会里营营逐逐的,如果偷得浮生半日闲,还当以能读书为无上的快乐,何况青年本是以读书为自己的职责的呢!

——谢六逸《与青年谈读书问题》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转引自《周总理的青少年时代》



我们读书做事做人,都不可认真一面,正面文章之外,须知有一个反面在。

——陈子展《正面文章反看法》



书是要会读的。一切书都不会告诉你现成的公式或是什么秘诀——例如成功秘诀,学成文豪的秘诀。一切书都是为着帮助你思想, 而不是为着代替你思想而写的。

——瞿秋白《关于高尔基的书》



读书是把别人的思想历程重新走过一遍,不知不觉会成为别人思想的俘虏。

——曹聚仁《苦茶》



把读书与做人、做事和求进步三件事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读书,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识。

——李公朴《读书实验》



读书如登高山,非有勇气,绝不能登至山顶,接近云霄。读书如撑船上滩,不可一刻松懈。读书如临战场, 不能战胜书籍, 利用书籍, 即会为书籍役使, 作书本的奴隶。

——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



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梁实秋《读书苦? 读书乐?》



读书求学,自有一条正路可循,由不得自己任性。

——梁实秋《读书苦? 读书乐?》



吾人读书上课,无所谓性情近与不近,无所谓有无兴趣。读书上课就是纪律,越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越要加倍鞭策自己努力钻研。

——梁实秋《读书苦? 读书乐?》



假如一个人在学校读书,从来没有翻过学校的书目卡片,没有借过书,无论他的功课成绩多么好,我想他将来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

——梁实秋《书与我》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

——梁实秋《书与我》



行万里路,究不若计万卷书之重要。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时间实在不够用。所以,用功读书开始要早。青年不努力,更待何时?

——梁实秋《少年心,无处寻》



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

——徐复观《我的读书生活》



只有愚昧无知的人才会随便读到一部作品就全盘接受,因为他头脑空空,装得下许多东西。

——巴金《再谈探索》



我们和十个人相交,未必有两三位可以成为朋友;从书中所得到的友谊温情,比例却比较高。

——李霁野《读书与生活》



光读书而无生活,只尝得到间接的经验,和吃嚼过的饭差不多; 光生活而不读书,却势必空虚,狭小。

——李霁野《读书与生活》



要多读书,用功读书,但是还得善于读书。

——吴晗《读读书》



读书之为必要,也要有个理在。这理可以上,是读书可以“明理”,即分辨事物的对错是非。可以中,是必须读书,才能求得知识,学会技能,或说取得处理的能力。还可以下,是用读书之法,能够变“日长如小年”为很容易度过去。

——张中行《<读书学文碎语>自序》



尽信书,固不如无书,而尽不信书,则又如无书。不尽信书,斯为中道。

——钱钟书《管锥编》



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

——金克木《文化卮言》



读书的兴趣是多变的,忽然想看古书了;又忽然想看外国文学了;又忽然想研究社会科学了,这都没有关系。尽量去看吧,每一种学科,都多读几本吧。

——孙犁《散文三篇》



青年读书,是想有所作为,是为人生的,是顺时代潮流而动的。老年读书,则有点像经过长途跋涉之后,身心都有些疲劳,想停下桨橹,靠在河边柳岸,凉爽凉爽,休息一下了。

——孙犁《我的读书生活》



读书如同蜘蛛结网一样,从一点开始,可以由此及彼,越来越广,但又万变不离其宗。

——陈从周《乐莫乐新相识》



精读,好像牛吃东西似的。吃了以后再吐出来,慢慢反刍、消化。泛读,就像鲸鱼张开大口似的,把小鱼小虾都吃下去,漏一些也没有关系。

——秦牧《艺海拾贝》



一个人读书,并不只是为了将来找工作赚钱。一个人除了维持生活之外,还应该为自己的生命找出一点更鲜明的意义。

——《罗兰小语》



只生活,不读书,所得知识必定浮泛浅薄,不能深入;只读书,不生活,则有成为书呆子的危险。

——《罗兰小语》



怎样读书,其实也是衡量文化水平高低的一种尺度。

——黄裳《西泠访书记》



尽信书,不如无书。而要懂得这个不如无书的理由,找到不如无书的根据,却还是要读书,读各种书。

——冯英子《书门偶拾》



做学问诚然必须读书,而读书却不等于做学问。

——吴小如《漫谈我的所谓“做学问”和写文章》



读书的目的,是要增长知识,明辨是非,活跃思想,探寻真理,提高人的价值。

——蒋孔阳《且说说我自己》



在你烦恼、痛苦的时候,特别是在你又不愿向任何人诉苦抱怨的时候,往往只要拿起一本心爱的书,你的心就可以得到安宁,你就不难跨过心理失衡的难关。

——李子云《书缘》



人们要想丰富自己,使个人短暂的一生能包容更多的人生经历,就只能凭借阅读小说来展开想象,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从而使自己变得更为聪明起来。

——张贤亮《<土牢情话>日文版序》



一个人读书,并不是想知道自己全然不知道的事,而是想印证自己业已模糊知道的事。

——陈家琪《人生天地间》



一切学业说到底都是谋生的手段(为了肉体的存活),都是娱乐的玩具(为了精神的充实)。

——史铁生《一封家书》



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舒婷《你丢失了什么》



名著是一种财富,读通了它们,世界的真谛、生活的原则便掌握在手。

——秦文君《我属马》



文学的素养对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连名著都没接触多少的人绝不会是个精神丰富的有涵养的人。

——秦文君《我属马》



在宁静悠闲的时间,我就去读文字的书,在忧郁沉闷的时候,我就去读大自然的书。当我从文字的书中走出来的时候,我好像成了哲人,当我从大自然的书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仿佛成了孩子。

——汪国真《哲思短语》



书可以有形,亦可无形;书可以穿上衣服变成我,我也可以脱掉衣服钻入书中。我们相互依赖,又彼此独立。

——陈染《我是主人》



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是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

——祝勇《功利性读书》



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 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 这就足够了。

——祝勇《功利性读书》



等到我不把书本当作万花筒,而把它当作向上的梯子时,我才真正懂得了书的价值。

——欧阳文彬《书店工作放谈》



真正的好书,也一如美食,越咀嚼越有滋味。通过对滋味的品鉴,于不知不觉中吸纳了营养。

——公刘《读出书之味》



读书不是找答案,而是找问题。

——敦源《爱的絮语》



读书不可不痴,不痴哪能尝到书味? 读书万不可痴,痴了会把歪味当正味。

——戴逸如《题漫画》



读书之大忌乃沦为活书柜、复印机;读书人最可悲的莫过于把自己的脑海蜕变为著作家们的跑马场、资料库。

——金马《青春情思串》



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得到的不仅是慰藉,而且是深深的教诲,就像有人为了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一样。

——[意大利]但丁,转引自里赫登施坦因《书话》



不仅闲人,就是最忙的人,读这种小说也是正当的消遣。因为弓弦不能老绷紧了不放,人是个软弱的东西,没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随笔三则》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随笔三则》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读书》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读书》



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 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读书》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能。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求知》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随笔集》



读书可以帮助你忘记你的悲哀。

——[英国]莎士比亚《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读好书就像同以往许多世纪最有教养的人交谈。

——[法国]笛卡尔《方法论》



每天读上五小时的书,人很快就会变得渊博起来。

——[英国]塞缪尔·约翰逊《懒汉》



我口袋里只要有一本新书,我的心就怦怦跳了起来,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

——[法国]卢梭《忏悔录》



凡是我所读过的书籍,在我的内心里,都比我的职业能唤起更高尚的感情。

——[法国]卢梭《忏悔录》



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的人。

——[法国]卢梭《爱弥儿》



有多少人通过读一本书而使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美国]梭洛《瓦尔登湖》



爱读书的人办起事来总是得心应手,只要他想干什么,他就会有作出决断的智能和付诸行动的力量。

——[英国]葛德文《询问者》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才去读书。

——[德国]叔本华《关于思考》



一天到晚沉浸读书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

——[德国]叔本华《关于思考》



那些终其一生于读书和靠书本获得智能的人,就像那些凭旅行指南了解一个国度的人一样。

——[德国]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



假若我们本身并不具备天赋才能,那么读书只能使我们学会一点僵硬的装模作样,以及变为一个矫揉造作的模仿者。

——[德国]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



买书,只有当人们在同时也买到读这些书的时间后,才是一件善事。然而,通常情形往往是: 购书便被认为是占有它们的内容。

——[德国]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



我只不过是一架机器,注定要吞食这些书籍,然后以改变了的形式把它们抛进历史的垃圾箱。

——[德国]马克思《马克思致劳拉·拉法格和保尔·拉法格》



人生是短暂的,其中宁静的日子很少。所以,我们不应把它们浪费在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上。

——[英国]约翰·罗斯金《芝麻与百合》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挪威]易卜生《培尔·金特》



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德国]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读书之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

——[英国]约瑟夫·艾迪生《闲谈者》



读书是治疗我们高度机械化时代所固有的标准化和简单化的良药。读书扩大我们对别人的生活、性情与需要的认识;书籍绝妙地帮助人走出自“我”的圈子。

——[英国]高尔斯华绥《见闻与回忆》



我读得愈多,书籍就使我同世界愈来愈接近,生活对于我也就变得更加光明,更有意义。

——[苏联]高尔基《我怎样读书》



读书——对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是种高尚的享受;我珍视书籍,它是我热爱的癖好。

——[苏联]高尔基《读一本令人不安的书》



要想受益于书本,就必须虚心地、专一地、诚实地去读。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贪图博学的虚名。

——[德国]托马斯·厄·肯培《效法基督》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美国]爱因斯坦《成功者的奥秘》



读书要尽量聚精会神,沉思冥想。如同亲临一场美妙的音乐会,一次神圣的礼仪。凡是一目十行、断断续续、心不在焉者都不能算是读书。

——[法国]安德烈·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

——[法国]安德烈·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一个孩子只要学会了看书,迟早总会看到能使他产生某种理想的书,而一个孩子只要有了理想,就几乎没有达不到的目的。

——[美国]詹姆斯·米切纳《夏威夷》



精读一本书,深深挖掘下去就能寻根求源,探得其中之奥妙。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不读书的人,不光人要变得浅薄,也将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读书不光能补充知识,还可以通过书籍,使作者与读者在对话中,产生生命的共鸣,共同塑造人生。

——[日本]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对我来说,捧读一部从来未读过的杰作就像结交一位新知;重温已读过的书籍犹如与老友重逢。

——[英国]哥尔斯密《世界公民》



阅读,它横卧在精神生活的门口, 它可以引导人走向精神生活, 而不能取而代之。

——[法国]哈罗斯《长篇小说的语言》



读书可以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究竟认知了什么,它既是自我提升的工具,也是自我发现的工具。

——[美国]费迪曼《一生的读书计划》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