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出自哪里,《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什么意思,《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原文出处,《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赏析。
【出处】 清·郑珍 《经死哀》
【鉴赏】 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道光时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通经史训古之学,也工诗,其诗宗盛唐,部分作品反映民间疾苦和官吏暴行。风格奇崛,艰涩,著有《巢经巢集》 等。这一首诗是诗人晚年所写的乐府诗中的一首,作于咸丰十一年。标题中的 “经” 是上吊、自缢的意思,“经死哀” 就是哀悼上吊身死的人。诗的大意是: 官府派出去催讨欠捐款的差役,如狼似虎,一批接一批。第一批还未离开,第二批又到了。他们喝斥之声如雷鸣般吓得欠捐款的人心惊胆颤,失声痛哭。欠捐款的老翁因无钱缴纳,被这虎狼之声威吓,只好上吊自杀了。差役向长官报告这一件事,长官咬牙切齿,愤怒地喝斥道: “我不要他们的命,只要他们的银钱,如果认为死了就能减免捐欠,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为了逃避捐欠去寻死,恐怕这全县之内就没有一个活人了!” 立即命令差役把死者的儿子捉来,先打一百棍打得皮开肉绽。并且说这儿子是不孝之子,不缴欠款,逼迫老父上吊而死。现在赶快交一百个钱上来,才能放下老父的尸体去埋葬。儿子告贷无门,只好卖掉赖以居住的房屋,几经周折,好不容易凑足一百钱,待解下父亲的尸体时,已经开始腐烂了,蛆虫都爬出来了。这里才掩埋了老父,附近又有几家人因交不出所欠捐款而上吊自杀了。此诗用白描的手法,反映了凶暴、贪焚的官府横征暴敛搜刮民财,逼死百姓的滔天罪恶。中国的统治者,历来都是残暴如豺狼般对等百姓,不把百姓当人,只当成为他们创造财富,提供享乐的奴隶。他们丧尽天良地利用统治机器,任意宰杀百姓无所不用其极。捕快差役,肆意抢掠百姓而不受处罚。特别是野蛮的满清统治者,更是残暴凶狠地对待被征服的汉人,任意贱踏,屠杀。他们的兽性主宰着他们的灵魂,视汉人如牛马,任其驱使。在满清统治中国的二百多年里,是中国最黑暗的年代,中华民族的子孙悲惨地过着地狱般的日子。
【原诗】 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雷声不住哭声起,走报其翁已经死。长官切齿目怒瞋: “吾不要命只要钱! 若图作鬼即宽减,恐此一县无生人?” 促呼捉子来,且与杖一百: “陷父不义罪何极,欲解父悬速足陌!” 呜呼,北城卖屋虫出户,南城又报缢三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