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集
名句
主题
诗人
诗塾
品诗文网
至理名言
成长名言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人不自知其过者,不明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句子出处: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卷五,反躬自省类名言句子
人不能知道自己过错的, 便是不明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长按关注
推荐阅读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天,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不可以不知恒.》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易》传曰:“无咎者,善补过也.”君子改过,以全其名;小人文过,以益其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瑳琢磨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心如镜,敬如磨镜.镜才磨,则尘垢去,而光彩发;心才敬,则人欲消,而天理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学极要求把篙处着力,到工夫要断绝处,又更增工夫,着力不放令倒,方是向进处.为学正如撑上水船,方平稳处,尽行不妨;及到滩脊急流之中,舟人来这上,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得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自知自改,此大圣以上独步工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迁善改过,如撑水上船,一篙一篙要随时用力,非如下九层阪,不知不觉便到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束;心暗于自照,则假言以策行.面之所以形,明镜之力也;发之所以理,玄栉之功也;行之所以策,善言之益也.镜栉理形,其惠轻也;善言成德,其惠重也.人皆悦镜之明己形,而不慕士之明己心;人皆欲栉之理其发,不愿善言之理其情,是弃重德而采轻功,不亦倒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改过之人如天气新晴一般,自家固自洒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惟真实敏事之人,岂但言不敢出,食不知饱,居不知安而已,自然奔走四方,求有道以就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虽圣贤不能无.盖过者,过误之谓也.知其为过而速改,则无过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果能不替不息,乃是积善,乃是积义,乃是善养浩然之气,真能如此,则不愧古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地有秽,扫之而已矣;衣有垢,洗之而已矣.未有既扫既洗,而犹罪夫秽与垢者也.惟改过亦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纵然恶积终身,一悔便是回头;莫谓功成九仞,一骄便可堕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思诚固是学者切功,然必思此一善,即作此一善乃有益;若只思仁思义,久之一若思所及便是我已得者,则思亦属自欺之端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才,譬如草木焉,雨从濡(ru儒)之,风从动之,则其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虽审一事,曲辩问之,辄不能尽知.何则?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见贤而思齐,有为者亦若是;见不贤而内自省,盖莫不在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好为高论,犹贫人谈金:辨其体色,权其轻重,商其贵贱,其言未必非也,然终不如富人之有金,未尝自言金之美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愧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谤者愈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省过,不可激烈,激烈者必非深至,多是虚作一场节目,殊无长味,所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久后看来,当亦自知其未始有异于初,徒自生枝节耳.若是平淡中实省,则自然优游宽裕、体脉自活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变化气质,必用困知勉行之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威不足以镇人而妄夷之,惠不足以感人而妄市之,不智也,祸于是伏焉.仁而得暴,仁者必自反也;暴以招暴,又何异焉.恭者来侮,恭者必自反也;侮者致侮,又何尤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于平常也.日月常而千古常新,布帛菽粟常而寒能暖,饥能饱,又何其新也!是新奇正在于平常,世人不察,反于平常之外觅新奇,是岂得谓之新奇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明者则辩之于早,过而能改,故可及也;昧者则以智饰非,至于贯盈,虽悔无及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余少时曾泄当密之语,先君责之,对曰:“己戒闻者使勿泄矣.”先君曰:“子不能必子之口,而能必人之口乎?且戒人与戒己孰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古人书,如能随处印证,正如聚古今来许多良师益友,日夕切劘(mo摩),那得无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改过则长善矣,甘贫则足用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语云:读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但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过,则勿惮改.》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每自多者,出人不远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日新月异而岁不同,方可言学.常存是心,必有所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读书之处,不可久坐闲谈,妨人静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知礼则不妄动,知义则不妄交,知廉则不妄取,知耻则不妄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作伪之事千万端,皆从不自反而生乎!作德之事千万端,皆从自反而起乎!不自反,则终日见人之尤也;诚反己,则终日见己之尤也.终日自反,则放心不收而自收;终日不自反,则心虽强收而愈放.愈内敛则愈无物我,而与天地同其大;愈外鹜则愈歧畛域,而与外物同其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为之须恒,不恒则不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学者读书,不务身体力行,专为先儒辩同异,亦是玩物丧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凡学问切忌间断,便不是学.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奚可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从来大学问大经济,只在人情物理之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好訾(zi子)议前人著作,及拈笔,方知自家无识;好卑鄙古人治功,及任事,方知自家不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