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大事必慎其终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举①大事必慎②其终始。
【注释】①举:兴办。②慎:慎重。
【释义】兴办大事时必须要有始有终。
【点评】办事有始无终,在当今社会也屡见不鲜。
参考文献
《礼记·文王世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超然不累于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有其言而无其心,有其心而无其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使他事胜好学之心,则有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领.》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舶,悔之无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慈悲之心,生生之机。》译文与赏析
-
合则留,不合则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思其始而图其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译文与赏析
-
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译文与赏析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专心看字,断句慢读,须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视东西,手弄他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使好谋而不成,不如无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怒于室者色于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盖人人有利欲之心,与学正相背驰.故学者要寡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前车覆而后车不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诚能严恭寅畏,常存此心,使其终日俨然,不为物欲之所侵乱,则以之读书,以之观理,将无往而不通.以之应事,以之接物,将无所处而不当矣.此居敬持志所以为读书之本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忿怒能制是一药,不念旧恶是一药。》译文与赏析
-
备不豫具,难以应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学第一工夫,立心为本,心存则读书穷理,躬行践履,皆自此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蝉难取,而粘之如掇;卷耳易采,而不盈倾筐.是故学者必精勤专心,以入于神.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耳而不谛于心,譬若聋者之歌,效人为之,无以自乐,虽出于口,则越散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如存心端坐之时,此居敬也.或读书而思索义理,或处事而求其当否,即穷理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世之录行,迹示将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帷,字字句句,紬(chou抽)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小不忍,则乱大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一炬有燎原之忧,而滥觞有滔天之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慎始而无后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制其末而不穷其源,见其粗而未识其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行第一步,心在第一步上,行第二步,心在第二步上,三步四步,无不如此,所谓敬也.如行第一步而心在二步三步之外,行第二步而心在四步五步之外,即非敬矣.至若写字处事,无不皆然.写第一字,心在第一字上,为一事,心在一事上,件件专一,便是敬.》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决事如流,应物如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有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