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的解释|寨的意思|“寨”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寨的解释|寨的意思|“寨”字的基本解释

“寨”字大约是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一个字。“寨”的本义是栅栏,在南北朝以前把这个字写成“柴”字,这是木柴的“柴”字,但是用在栅栏的意义上要读成zhài。“柴”字由“此”和“木”组成,所以说“此木为柴”。宝盖头的“寨”字就是由“柴”字派生出来的。曹操的儿子曹植在《鰕鳝篇》一诗中说:“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意思是说小麻雀只在篱笆跟前跳来跳去,哪里懂得大雁的远游之乐。“藩柴”就是篱笆。“寨”的意义之所以用“柴”,是因为篱笆是用木柴编成的。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就把含有篱笆意义的“柴”读成了zhài。“寨”这个字古代也叫塞。《庄子》中说:“柴出乎守。”意思是说栅栏的产生是出于防守的需要。晋代郭象解释说:“柴,塞(sài)也。”古代在出入要道围起栅栏,以阻塞行人,加以盘查,所以叫塞。边塞、关塞、寨的意义就是由此而来。宝盖头的“寨”字就是取“柴”字之木、弃塞字之土组合到一起而构成的。

古代外出打仗,驻扎时常就地取材,用木棍围起营地。古代军事著作《六韬》中说:“山林野居,结虎落柴营。”“虎落”就是篱笆,“柴营”就是营寨。古代把建立营寨称为“扎寨”、“立寨”,扎是插的意思,将木棍插入土中即成营寨,故曰“扎寨”。木棍要竖立于地面,故曰“立寨”。撤军时要将木棍拔去,故曰“拔寨”。

军队营地要用栅栏围护,古代村落也需要用栅栏围护。村落周围竖起栅栏,相当于城市筑起城墙,可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古代社会盗匪猖獗,加之村落之间也常发生械斗,竖起栅栏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使进攻者难以长驱直入。二是古代社会野兽经常出没于村落,叼走牲畜,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栅栏可起到防止野兽侵入的作用。早期社会村落的自卫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中可以看到,村落周围有一道深宽各约五六米的大沟,姜寨一期遗址有一个六千年前的村落,村落的外围也环绕着一道数百米长的深沟,这都是出于上述两方面的需要而建的。栅栏可以说是壕沟的演变。壕沟流行于氏族社会时期,当时没有统一的国家,各氏族村落就是一个独立王国,防御保安的职责几乎全由村落来承担,所以有必要挖出又深又宽的沟来。

福建的一些乡村至今仍有古代遗留下来的土楼,土楼的设计将民居的防御功能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永定县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土楼”是一座圆形大型民居,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最外层有四层楼,每层有七十二间房,全楼共四百间房,所有房屋都朝内开设门窗,朝外只在二层以上设有瞭望用的小孔,外墙厚度达一米以上。从外形看,整座建筑像一座大型碉堡,易守难攻。看到这种建筑风格,不难想像到在过去的岁月里村民们所经受的争斗厮杀的苦难以及为保卫生命财产而发挥的聪明才智,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村落为什么要用栅栏围护起来。今天全国各地有不少以寨为名的地方,这些地方大都在过去或者是军事基地,或者是建有防御设施的村落。王维有一首很有名的五绝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叫《鹿柴(zhài)》,鹿柴就是一个地名,现在一般写作宝盖头的“寨”。“寨”本来指栅栏,后来凡是有防御设施的村落都叫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