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的解释|袖的意思|“袖”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袖的解释|袖的意思|“袖”字的基本解释

中国最早的专门解释语源的著作《释名》中有“袖”字的解释:“袖,由也,手所由出入也。”意思是说手经由袖子出入,所以称为袖。真正是不是这样得名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古人的衣袖又长又宽,古代书籍中常有“广袖”、“褒袖”等说法,如《孔丛子·儒服》中说:“子高衣长裾,振褒袖。”意思是说子高穿着长长的衣服,甩动着宽大的衣袖。据古书记载,古人普通衣服的袖子直径一般在二尺二寸以上。富贵人家的衣袖还有比这更宽大的,有的长达一百二十厘米左右。还有比这更宽大的袖子。东汉的时候西京长安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意思是说京城里时兴什么,地方上就流行什么。“四方用匹帛”意思是说各地用一匹帛做袖子。一匹有多长呢?四丈为匹。用四丈长的布帛做袖子,这固然有些夸张,但说明追求袖子的宽大修长确实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袖子做得那么宽大主要是出于审美的需要。按照《周礼》的规定,大夫以上人士所穿的衣服,袖子要比士以下人士宽大,所以宽大的袖子象征着富有,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当然,除了审美外,古人也给宽大的袖子派上了一些用场。中国古代的衣服上是没有口袋的,随身携带的东西无处存放,宽大的袖子正好起个口袋的作用。袖在古代有动词的用法,表示将物品藏于袖中,这一意义就是来自袖中藏放东西的习俗。如《史记》中记载说:“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意思是说朱亥在袖子里藏了四十斤重的铁锤打死了晋鄙。当时的四十斤约合今十公斤。十公斤重的铁锤能藏在袖子里,袖子的宽大可想而知。当然,袖子毕竟不是口袋,不宜藏放重东西,一般为小巧之物,如手帕、扇子之类。东汉班婕妤的《怨歌行》诗中唱道:“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出入君怀袖”就是将团扇从袖子中拿出来的意思。我们从反映古人生活的影视作品中也常常看到人们将小件物品放入袖子的镜头。由于袖中所藏多为小巧之物,所以将小巧的物品称为“袖珍”。直到清代末年,衣服上仍然没有口袋。大家看《红楼梦》就会注意到人们的小巧之物都是放在袖子里的。藏在袖内的东西容易失落,所以遗失扇坠、手帕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节。

由于衣袖是藏物之处,所以暗中采取的玄妙计谋称为“袖里玄机”,跟“锦囊妙计”有异曲同工之妙。《聊斋志异》中讲了一个“袖里乾坤”的故事,说有位尚秀才与歌女惠歌情意缠绵,后来惠哥被鲁王召入府中侍奉,二人无缘相会。尚秀才求巩道士玉成其事,巩道士便常让二人在他的袖子里幽会,袖子里应有尽有。后来就用“袖里乾坤”比喻变化无穷的幻术。这种想像的情节正是来自袖里藏物的现实习俗。

长袖在古代舞蹈中还是不可缺少的道具,古代跳舞的女子几乎没有不穿长袖衣服的,所以有“长袖善舞”的说法。语言中甚至用“长袖”指代舞女。

跟袖子有关的词语还有不少。如生气时甩动衣袖谓之“拂袖”,常说“拂袖而去”;激动时挥动衣袖谓之“奋袖”或“振袖”;做事时袖子太长,需要“挽袖”;还有“袖手旁观”等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