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的解释|浪的意思|“浪”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浪的解释|浪的意思|“浪”字的基本解释

“浪”是一个形声字,形旁是水,意义是大水波。“浪”多由风引起,所以“风”和“浪”往往联系在一起。

《宋书·宗悫(què)传》记载:南朝宋国有一个叫宗悫的人,从小怀有大志。他的叔叔问他将来的志向,他回答说:“原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他后来果然为国家打了不少胜仗,被封为洮(táo)阳侯。这就是成语“乘风破浪”的出处,用以比喻志向远大。

唐代诗人卢纶在乘船沿长江南下途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意思是:同船的商人白天睡觉,就知道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听到船夫说话,不用问就知道江潮涨了。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渔父(fǔ)》是一首轻松的作品,全词是这样的:“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意思是:水中的浪花层层叠叠,好像有意堆起来的雪花;而两岸的桃树和李树整齐地排成一行,盛开着鲜花。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渔夫饮着酒、钓着鱼,难怪要说:世上像这样快乐的能有几人呢!

与“风浪”有关的成语有很多:“惊涛骇浪”是指大风大浪,有时也用来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其他考验;“劈波斩浪”是形容迎着风浪前进;“无风不起浪”是说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原因。

“浪”不仅指水波起伏,也指像波浪一样起伏的东西,如物理学上的“声浪”、农田里的“麦浪”等等。

“浪”的另一个意思是放纵不羁、无拘无束,也说“浪荡”,所以终日游荡的人被称为“浪人”。不务正业、喜好游荡的子弟叫做“浪子”。“浪迹江湖”或“浪迹天涯”是说远游四方,行踪无定。

随便说的缺乏根据的话叫“浪语”。宋代词人晁(cháo)补之的《摸鱼儿·东皋寓居》的末句是:“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这话的意思是:功名富贵都是虚妄的。就算能像被封为定远侯的班超那样,归来时也已到了迟暮之年了。这里的“浪语”即虚语,也就是空话。

另外在有些词中“浪”应该读作郎lánɡ。

“浪浪(lánɡlánɡ)”是水流动的样子。屈原《离骚》中有“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意思是采来蕙草揩拭眼泪,热泪涟涟沾湿我的衣襟。“浪浪”形容流泪不止。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别知赋》中有“雨浪浪其不止,云浩浩其常浮”。的句子,“浪浪”是形容雨水倾注。

“沧浪”一词在《孟子》中就有了,《孟子·离娄上》中说:“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是青青的水色。小孩歌唱的意思是: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缨;水浊呀,可以洗我的两脚。孔子曰:“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这里是说:水清洗帽缨,水浊就洗脚,这是由水本身决定的。孔子的意思是,人必须自重,别人才会尊重你;不自重,别人也不会尊重你,这都是自己决定的。“水清水浊”四句歌谣即《沧浪歌》,又叫《孺子歌》,早在春秋时期就已传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