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的解释|俑的意思|“俑”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俑的解释|俑的意思|“俑”字的基本解释

在已经发掘的古代墓葬中,往往会有一种用来陪葬的人像,这些人像就是“俑”。小篆的“俑”,左边的符号表示“人”,右边的符号表示读音。直到今天,这个字的结构和写法都没有什么变化。

俑来源于野蛮的人殉制度。古人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会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上,那里需要和生前一样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娱乐。因此活着的人要为死去的亲人埋葬各种吃、穿、用以及玩乐的东西、还要让死者生前使唤、宠信的人陪葬。我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存在着人殉现象,到商朝时达到了高峰,在商朝的贵族墓里常常发现殉葬者的尸骨。

用俑陪葬较之用活人殉葬从某种角度来说,应该是个进步。俑有木制的、石制的、泥制的,还有金属制成的,不过以陶塑的居多。早在新石器时代,在陶器上就已经出现了立体雕塑的附件,多以动物为题材,也有人头像、人面像以及人的立体形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用陶俑随葬已逐渐普及,陵墓内随葬的陶俑一般几件,多的十余件,一般高5~10厘米,这时的陶塑人像已经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是史无前例的。

秦始皇陵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内埋藏有八千余件陶俑、陶马,形体高大,酷似真人、真马。众多的战车、骑兵和步兵俑按照一定的队形排列,组成军阵,是秦国庞大军队的缩影,是研究秦国军事史珍贵的资料。

秦俑深沉浑厚、气势雄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个典范,它开创了用大批俑陪葬的先河,成为世界一大奇迹。

到汉代用俑随葬盛行,不仅官府烧制俑,民间也烧制俑。俑的题材更为广泛,出现了杂役俑、家兵俑、乐舞杂技俑以及猪、狗、牛、羊、鸡、鸭等动物模型。另外在墓中还有锅、粮仓、水井、望楼、碾米或磨面作坊等模型,是世族地主庄园经济发展的真实再现。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俑葬的风气继续发展,有骑马出行、骑马射猎、仪仗、打球、博戏等多种形态的俑,还有侍女俑、侍男俑,体现了门阀氏族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

唐代女俑,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往往带有精美的花纹。在唐代的一座墓中,出土的两件女俑,身上穿着彩绘的衣裙,背后有用墨写的名字。在俑的身上题写名字的做法,在唐代的民间很流行。于是民间又流传着不少美丽的女俑变成少女,在夜间出来与人结合的故事。

俑葬之风,在唐朝达到鼎盛。唐以后俑葬数量减少、制作也比较粗疏,到明代俑开始逐渐消失。

在中国历史上人殉的历史要比俑殉早得多。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时人殉已很少,而俑殉却逐渐普及。他反对使用这种模拟人形的俑殉葬,担心有了俑殉,发展下去就很可能再出现用活人殉葬。《孟子·梁惠王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是说开始用俑来殉葬的人,该会没有后代留下吧。可见孔子对俑殉的深恶痛绝。以后人们便用“作俑”比喻首开恶劣的风气,用“始作俑者”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