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的解释|博的意思|“博”字的基本解释
“博”字最早出现在金文里。《说文解字》对“博”字的解释是“大也,通也”,“大”是广泛的意思,引申为众多、丰富;“通”指通晓、精通,也就是见多识广,如“博古通今”就是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论语》中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话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约束行为。“博文约礼”后来成为一个成语,表示高标准地修养自己、学习知识。《荀子·天论》中指出:自然界里日月星辰相随运转,四季循环变更,“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话的意思是:风雨普遍地施及万物,使万物因自然现象互相调和的作用而得以成长。“博施”是普遍地施与。《荀子·劝学》中也有:“吾尝岐(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意思是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处看,但不如登上高处看得更远、更广。“博见”就是见的多、见的广。这里的“博”都是广、大或者多的意思。
“博爱”这个词是指普遍的爱,“地大物博”中的“博”是众多、丰富的意思。成语“博闻强志”的意思是见闻、学识广泛,记忆力强。《史记·屈原列传》中说屈原是“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意思是说屈原知识广博,记忆力强,了解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
“博士”顾名思义就是博学之士,也就是学识广泛、学问较深的人。今天,在中国及世界上最高一级的学位就是博士。“博士”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了。早在战国时期,在诸子、诗赋、术学等研究领域都设立博士,指有专长的、传授学问的官员,如晋朝有律学博士,唐代有算学博士、医学博士等等。明清的五经博士是孔孟和儒家诸族的世袭官。汉语中有一个“博士买驴”的故事,见于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书中说,“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这里说的是:一位博士买驴,写了三张契约,没有一个“驴”字。后来就用这个成语讥讽文辞繁琐,不得要领。
旧时也称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为“博士”,如卖茶水的叫“茶博士”,卖酒的叫“酒博士”。
“博”字当“赌博”讲也是很早就有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列举过五种不孝的事,他说:“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只管自己喜欢赌博、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就是第二种不孝。这里的“博”就是指赌博。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是说魏公子信陵君,为了广揽人才,听说赵国有一个姓毛的侠义之士藏在赌徒中间,还有一个姓薛的藏在卖酒的人家。他要见这两个人,两人自己躲藏起来,不肯见魏公子。这里的“博徒”就是指赌徒。
“博得”、“博取”都是取得、得到的意思,如博得好评、博取同情。单个的“博”字后来也有了换取、讨取的意思,如聊博一笑、以博欢心等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