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的解释|审的意思|“审”字的基本解释
“审”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审”字像鸟兽的趾爪分开的形状。辨别鸟兽的脚迹是原始人类狩猎的最基本的技术手段,也是原始人类在长期狩猎生涯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原始人类在狩猎中发现鸟兽脚迹,必须仔细分辨并作出判断。哪些可以追,哪些不可以追。它关系着狩猎者的吉凶得失,自然应当仔细、慎重,不能草率从事,掉以轻心。人们在分辨鸟兽脚迹的长期实践中,训练和培养了思维能力。
由“审”字的结构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它的含义。“审”字上面是宝盖头,象征房屋,是室内的意思。世界上的事物和道理是纷繁多变的。古人创造“审”字,首先限定它的范围,在限定的范围内才能做到深入了解。“审”字的宝盖头下原来是个“采(biàn)”字,而“采”字酷似鸟兽的爪子或脚趾,因此它的含义是辨别、分别。这样,宝盖头同“采”字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在一定范围内分辨的意思。
据说,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依据的也是鸟兽足迹。他对各种各样的鸟兽足迹加以分类,辨别异同,才创造出最初的汉字,并用锐利的工具把文字刻写在坚硬的兽骨上。
清代小说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说:“鼻能审气味,舌能别滋味。”其中的“审”和“别”都含有辨别的意思。
无论辨别气味还是辨别鸟兽足迹,都要分辨区别得清清楚楚。《旧唐书》中有“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审”就是明白、清楚。所以后人又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把“审”字直接改为“清”字。
辨别事物和事理是个逐步深入考察的过程,“审”字有考察、弄清的意思。有句古语是这样说的:“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这里的“堂下之阴”的“阴”指日影,“审堂下之阴”就是考察厅堂里的日影。当考察讲的“审”字,在于弄清事实真相,所以“审”字也有真实、确实之意。古人说:“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不审”就是不合乎实情,“言不审”就是说假话。说谎,犯欺君之罪,应当斩首。这里强调做人要忠诚老实。刘备《遗诏》“审能如此,吾复何忧”中的“审”意为“果真”。
成语“审时度势”,是指考察当前的状况,估量客观之形势。其中的“审”字带有仔细、慎重考察的意思。由“审”字组成的词语有“审讯”、“审问”、“审判”、“审查”、“审计”、“审定”、“主审”、“陪审”、“一审”、“二审”、“终审”、“公审”等等。这些由“审”字组成的词语,都含有辨别、辨清、辨明、弄清、弄懂的意义,也具有查实的含义。务使水落石出,弄清是非曲直真伪,一定要条理清楚,泾渭分明。由此可以看出“审”字所储存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审问之”意思是做人做事,都应该明明白白,决不能含糊。这也是“审”字所包含的哲理给后人的启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