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解释|夏的意思|“夏”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夏的解释|夏的意思|“夏”字的基本解释

“春”、“秋”两个字都有很古老的字形,在甲骨文里都出现过,而表示季节的“夏”、“冬”两个字在甲骨文中却找不到。可能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四季的认识是模糊的,当时最关心的是一年两次的收成:夏收和秋收,在甲骨卜辞中,提到“春”、“秋”二字差不多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所以据专家研究,认为距今约三千五百年的商代还没有四季的划分,而只有春秋两季,春季以夏收为中心,秋季包括现在的秋冬两季。表示季节的“夏”、“冬”两个字是以后才出现的。

“夏”是一个很不一般的字,它曾是中国远古时期一个朝代的名称,那就是商代以前由禹建立的夏代。这个“夏”字后来引申演变为“华夏”的“夏”,古代中国人称自己为“夏”。

《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它的《释天》篇第一节就是“四时”。“四时”说的就是四季的特点、专名、别名等,它指出“夏为昊(hào)天”就是天的意思,“夏为朱明”是气赤而光明的意思,“夏为长(zhǎng)赢(yíng)”是增长、充满的意思,这个夏季的“夏”大概就是借用夏朝的“夏”字。

夏季的特点是夜短白天长,由于气温高,日照充分,草木生长茂盛,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在《九章·怀沙》中就有:“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意思是说,农历四月开始的季节,天气和暖,草木一片繁茂。“夏”还有“大”的意思,如《诗经·秦风·权舆》中有:“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意思是说,蒙先君之恩,我住着大大的屋子,而当今提供的食物并不丰富。这里的“夏屋”即是大屋。

再说说“冬”字。甲骨文没有“冬”字,却有一个与“冬”有关的字。这个字像一挂丝线已用到尽头,表示终极、终结的意思,它是最早的“终”字。古文“冬”字是周代后期出现的,像太阳被锁在一间封闭的房子里,意思是寒冷的冬天。

总的说来,人们在分清四季后认识到冬季是一年的尽头,就用“冬”来表示终结的意思,作为一年最后一个季节的名称。

战国时屈原的弟子宋玉在楚辞《九辨》中有:“秋既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严霜。”意思是白露告诫人们秋天到了,严霜告诉人们冬天来了。东汉文学家王逸在《九思》一书中有:“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意思是,冬天的夜晚十分漫长,天色昏暗,雨雪飞扬。

“夏葛冬裘”的意思是说夏天穿丝麻的衣服,冬天穿毛皮衣服,因时制宜,就是随着季节变化来决定穿着。“夏炉冬扇”的意思是,如果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这就不合时宜了。“冬寒抱冰,夏热握火”的意思是冷上加冷,热上加热,比喻人刻苦自励。“冬日可爱,夏日可畏”是用冬日比喻温和慈爱,用夏日比喻作风严厉不好亲近。《左传》中有“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意思是说,赵衰像冬天的太阳,给人以温暖;赵盾像夏天的太阳,威严可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