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解释|龙的意思|“龙”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龙的解释|龙的意思|“龙”字的基本解释

“龙”字出现得很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把龙字刻写在甲骨上了。

古人的想象很丰富,其实,“龙”这种动物是不存在的,它是人们构想出来的一种图腾动物。

传说人文始祖伏羲氏所领导的部族是以蟒蛇为图腾的,人们还把这位领袖画成人头蛇身像。后来,许多小的部族归顺了他,伏羲氏的蟒蛇图腾有了变化,它融合了鹿、马、猪、牛、老鹰、鱼等动物特点,创造出了威风凛凛的龙的形象,龙也就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尊崇的图腾。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或简单或复杂的“龙”字,推断出“龙”是一种设想中会飞、会爬行的动物。

经过多年发展,当秦始皇统一全中国文字时,甲骨文中的那些龙字被废弃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篆体的龙字。这个“龙”字还依稀能够看到龙的影子,再往后发展,无论是隶书的“龙”字,还是楷书的“龙”字,都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今天简写的“龙”字,由于删繁就简,已经符号化了,由繁体字到简体字,“龙”的确是腾飞了一大步。

由于“龙”在中国占有特殊的位置,所以,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能找到与龙有关的事物。

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中用玉石雕刻的猪龙形玉饰,就能看出“龙”在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

古人出于对龙的崇拜,把装饰物雕刻成龙的形状,用玉石雕刻“龙”的形象,几乎每个朝代都有。

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人,还把龙浇铸在青铜器上。古人还把龙浇铸成坐式铜龙的形象,非常生动逼真,显示出先人们高超的工艺技巧。他们烧制瓷器的时候,也喜欢以“龙”造型,不少瓷器都带有“龙”的形象。

中国古建筑物上的雕梁画栋,也少不了“龙”的形象,无论是山东孔庙门前的龙柱,还是山西大同的九龙壁,都是中国建筑中的精品。

说到龙,还应该提到两个传统节日,一个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赛龙舟。再一个节日是正月十五,人们要舞龙庆祝元宵佳节。

有关“龙”的话题还有很多,比如,人们把中国说成“龙的国度”,把万里长城比喻为“东方巨龙”,把气势豪迈、挺拔,生动活泼,形容为“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中国人把“龙”看作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总之,在“龙”的形象里,包含着许多美好的、高贵的东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