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门墙桃李》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门墙桃李:mén qiáng táo lǐ
词源:《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又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词由。子贡是春秋时卫国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对人说:“看来子贡比他老师还强些。”子贡听了这话,非常谦虚地说:“如果拿住宅四周的围墙来打比方,那么, 可以这样说,我家的围墙, 才齐肩头那么高, 从墙外向里一望, 屋子里有什么比较好的东西, 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我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 要是找不到大门, 走不进去, 就根本没法看到里面祖庙的雄伟壮观, 各种房屋的富丽堂皇。”此为“门墙”的来历。“桃李”的来历是: 阳虎培养了不少人才, 有的成为朝廷的官吏、有的成为边境的将士, 可是他们却将阳虎视为仇敌。阳虎只好去投奔晋国。为此赵简子对他说:“春天种下桃李, 夏天可以在树荫下乘凉休息, 到秋天还可以有果子吃;可如果种的是蒺藜, 夏天不能采摘它的叶子, 秋天它还会长出许多刺来刺人。现在看来, 你所培植的大多不是‘桃李’, 而是蒺藜。以后一定要先选择对象, 而后加以培植。”
词义: 门墙里面种的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 比喻教师培养的优秀学生。代称他人的学生。
书证: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二:“天下文章同轨辙, 门墙桃李半公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