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毛遂自荐》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
词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词由:毛遂是战国时赵平原君赵胜的食客。赵惠文王九年,秦军围攻赵都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平原君决定在三千食客中挑选二十个文武双全的人同行,左挑右选,好容易才选出十九人。这事被毛遂知道了,他来到平原君跟前,对平原君说:“我听说您将要出使楚国,联楚抗秦,并打算挑选门下食客二十人同往,如今还少一人,请您允许我与您同行。”平原君本来有些看不起他,不想带他去,由于毛遂态度坚决,就同意了他的请求。来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久议不决,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毛遂见了,就按剑上前,义正词严地指责楚王,迫使楚王答应了平原君的要求,双方在殿上达成了联合抗秦的协议。
词义:毛遂自己推荐自己,随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现比喻自我推荐,担负重任。
书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马慕韩睨视他一眼,没有吭声,觉得冯永祥太不识相,可是他又不好毛遂自荐。”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毛遂自荐自古就有,乔光朴也是毛遂自荐,但和这些人的自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